第九百零九章 活塞式,喷气式(2 / 2)
英法军队炮兵部队的炮火支援很快过来,而且,他们的空军部队也接到了命令,只等天色稍亮,就将起飞轰炸阿盟联合武装力量的炮兵阵地。
但是英法的轰炸机能够穿越防线上空的“死亡线”么?中国这次掉来的战机可足足有六百架。对此,阿盟方面是信心十足。
西奈半岛的天空只会被中国的雷霆式歼击机主宰,在这样的现实面前。除非英法能拿出他们压箱底的喷气式来,否则雷霆歼击机足以主宰现在的天空。
而欧洲人的喷气式飞机,虽然制造出了一些,但喷气式飞机和喷气式战斗机那是两码事。实验型的喷气式战斗机与实用性的喷气式战斗机更是两码事。中国真正的底牌是成熟的一代喷气式战机,而欧洲人具体走到了喷气式飞机,还是喷气式战斗机,中国还很难断定。军情局能够肯定的是,欧洲人还没有确定最终版的实用性喷气式战机!
并且还有喷气式飞机所需的燃料问题,也就是航空煤油。这东西需要高品质的轻质原油来生产,更需要N多次的试验和高技术含量的工艺流程。对于欧洲人来说,即使原油补给再困难,从中扣出一部分来生产航空煤油,也不存在任何问题。能够阻挡欧洲人的只有技术和科技。
英国人30年代就开始研究喷气式飞机,最早的一架喷气式飞机在1935年就成功起飞了。英德法三国在这方面都有很深厚的基础积累。但是欧洲的社会是一个怎样的社会呢?这是一个资本—主义社会。而什么又叫资本—主义社会呢?那就是利益第一。
英法德都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大批的富有学识和研究精神的科学家,但是飞机制造商们不愿意往这方面发展,他们在活塞式飞机上投入了太多的金钱,在利益还没有完全吸纳饱和,也就是没有彻底完成利益收割前,这些控制着飞机制造业的大资本家们是不会跨越新的门槛的。
欧洲上最早提出喷气推进理论的是法国的马克尼上尉和罗马尼亚的亨利·康达。康达还在1918年前后试制过最早的喷气式飞机,并制造出一架原型机。20年代末,当时任英国空军教官的弗兰克·惠特尔提出了喷气发动机的设想,并于1930年申请了专利,但飞机制造商们对此不感兴趣。
直到1935年,英法德美意等几大强国默默进入了军事准备期,事情才有了转机,惠特尔得到一些空军人士的支持和银行家的资助,得以成立“动力喷气有限公司”。1935年6月,惠特尔开始设计制造真正的喷气发动机。他和同事们一起从零开始,一个部件一个部件地研制,在1937年终于制造出了欧洲第一台涡轮喷气发动机。
几乎与惠特尔同时,德国的冯·奥亨也在研制涡轮喷气发动机上取得了进益,并在1937年9月使他的涡轮喷气式发动机第一次运转成功。英德法美等国再一次联手,1938年7月,装有冯·奥亨研制的Hes3B涡轮喷气发动机的He178号飞机首次试飞成功,成为欧洲历史上第一架真正的喷气式飞机。
但是已经晚了。战争很快就打响,时间已经不够欧洲研究出自己的喷气式战机了。
战争开始后,英法德美意大利等国可以依靠的依旧是飞得更快更高的活塞式战机,550公里到650公里的时速,8000米到10000米的高空攀升限度,欧洲人的战机对比20年前已经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对比中国人的750公里时速和12000米高空界线,依旧弱了一档。
当600架正宗的中国战机出现在西奈半岛的空中时,欧洲人除非立刻搞出喷气式战机,并且搬倒战场上来,否则他们就不可能拿到制空权。英法的空军部队,任何的战机、轰炸机一旦远离了己方防空高射炮的火力范围,那就是雷霆式歼击机的‘菜’。
气急败坏地挂了电话,阿西诺少将命令手下所有预备队准备进入阵地。阿盟的炮火打击太猛,后续的部队根本无法上来,前线一处处漏洞必须用他手中的预备队来填补。作为第一道防线的指挥官,法兰西外籍兵团的少将,阿西诺手下有一个精锐的外籍兵团师和一个高卢公鸡组成的法军师,然后是英国人的一师一旅。
他很清楚在这个时候命令预备队进入阵地是什么样的后果,但在1940年,这个弹幕徐进早就成了炮兵普遍技能的时代,谁他妈敢不认真防备呢?
这个时候与其心疼士兵的伤亡,倒不如去相信工事的可靠。
阿西诺现在就只有等待阿盟联合武装力量的冲击。
炮火这么猛烈,阿盟的部队随时都会杀过来,而且阿西诺少将也坚持认为,在这样的炮火洗礼之下,自家阵地前布置的杂七杂八的东西,并不能当什么用。
阿盟有数量为数的坦克,比起在埃及战场上的装甲力量,阿里什对面的阿盟联军一丁点也不弱。这些装甲当中,或是阿盟自己生产的,或是从中国买进的,反正阿盟也是世贸成员,其成员国内的武器装备流通性很大,比如马其顿的国民卫队就装备了大批的俄罗斯血统坦克。
所以别看现在炮声隆隆,让预备部队进入阵地等于是让士兵们去送死,说不定下一刻炮击落点后移,滚滚而来的钢铁洪流们就不可阻挡的冲刷而到了。
阿西诺很确信,自己这一条防线终究会沦陷,他所求的只是能尽可能的多支撑一点时间。窄窄的一条防线是没办法阻止阿盟武装的推进的,但他只需要坚持一天,不,只需要半天,他就是英雄!(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