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时叩窗隔(二)(2 / 2)
“到时候两渠大约已经结束,能抽出一部分款项。这是其一,其二儿臣还有一个门路,能为国家带来大笔款项,并且已经落实下去。”
李治不语。
他呆在上阳宫,因为病情无法处理政务,可总得要过问,大的事情李治心中还有数的,包括倭国使者的事,与武则天都知道是曲线救国,但一直没有过问,在看儿子如何将这场戏上演下去。
这个款项,大约指此。
李威又说道:“另外还有郑家一行,儿臣稍后再说,也能为国家增加一些收入。”
对李威在荥阳郑家呆了好几天,李治也在关注,不过他涵养很好,儿子不说,也没有急着发问。
李威继续说道:“父皇身体越加康复,儿臣心中很是欣慰。”
李治再次闷哼一声。
“儿臣年青,这等大事恐怕办起来很是吃力。因此,等到刘卿与李卿、韦卿巡查回来后,想交给父皇母后处理。”
这不是交给李治与武则天处理,是给他们增加功绩的。便宜老子没有多久了,这是给便宜老子在史书再记上一件功绩。不仅如此,此次回来,先是怀州的事,那是巧合,武承嗣做得也太过份了。然而母亲却来了一个乱点鸳鸯谱,让李威十分汗颜。于是有了东邙山之事。
能想出真相的人不会超过三两人,恐怕连李治都没有省悟,可母亲必然怀疑。这样做,有很多用意,如果胡来,母亲大人,你会,我也会。最好大家还是按照规矩来行事,在一个谱子上争。
又再次增加了这次谈判的砝码。李威在城门口说得好,不计较,然而除了这几个智慧之辈外,那一个不相信。只要相信,矛头必然再次针对武承嗣。母亲能胡来,自己同样胡来。
谈好了,商议好了,什么事都没有了。可对母亲还有一些消积影响的,母亲心中不平,对这个母亲,李威能不能不忌惮?所以主动将功劳让出来,毕竟牵涉的利益纠纷不大,只要资金跟上去,就是大功一件。
李治眼睛闪动了一下,有些不大理解。
武则天则是十分狐疑。
拍了拍母亲的小白手,李威说道:“母后,儿臣在青海说过,这个朝廷不管什么样子,只要母亲尚在人世,必须有母亲过问的权利,这是智慧的力量,天下间,有几个智慧能及父皇与母后。《周易大传》说兄弟齐心,其利断金。战场也有一句话,上阵亲兄弟,作战父子兵。民间又云,家和万事兴。儿臣侥幸不太愚笨,再有父皇母后睿智英明,天下还有什么事做不好的?”
咱们合作吧。
再争下去,连一个小小的武举,也因为糊名制到现在也没有解决。
李治想了一下,说道:“朕准了。”
怎能不准?
李威又说了第二件事,这件事先说出来之前,必须将荥阳郑家一行经过讲出来。大部分说了,有少数地方略过。听到郑家有意嫁女,李治有些惊讶。这个儿子有些本事的,所以五姓七家对他不恶。可毕竟是五姓七家女,嫁入东宫,也要地位的。当初崔家与裴家争嫁东宫,是为了太子妃。太子妃水落石出后,崔家看到太子妃无望,也没有再提。尽管还有良娣,可人家不想要了。
现在儿子不但太子妃都有了主,连两位良娣也有了主,郑家女到东宫做什么?
也不能这样说的,郑家不是不知道,裴家女长相弱,才智弱,只有一点,能稳住事,肚量大,品性贤淑,竞争力不强,两名良娣是有了,可是皇帝升级了,东宫早迟也会升级。有两名良娣,但升级后就是四名夫人,至少四妃能占住一名。一旦升级后,皇帝将四妃名额填满,郑家女再嫁,难道做九嫔?现在进入东宫,为时不晚。说不定还能争一争未来的真正皇后。
李威继续说下去。
大约经过说了一遍。李治再次惊讶。
此行郑家是表达了很多的善意,李威所付出的条件并不高昂。一旦再放出海名额,也能为朝廷带来更多的钱帛。大量的海关税务,又是一条长久生财之计。航海的人越多,所得的关税会越重。而且也看到大量钱帛了,条件稍稍宽一些,并不紧要。
唯一不好的地方,就是让这个儿子出尔反而尔。
可赢得五姓七家的配合,就是出尔反尔,有什么关系?
至于李威所说的带一批郑家子前来国子监,又让一批郑家子参加科举,李治根本就没有考虑。这有可能都不算条件,朝廷也在拉拢,只是人家高傲的不理不睬。
但还不是惊讶的。
当听到李威作主,让郑家嫁女给梁金柱,李治与武则天同时说道:“弘儿,你在胡闹!”
“没有啊,郑家似乎答应了。”
“咳,咳!”李治呛着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小说阅读(readnovel。)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