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鸿门宴(2 / 2)
李克宁低头不语,众将吏这才信了史敬镕之言。
李存勖温语对李克宁道:“叔父放心,我会善待叔母和众兄弟的。你犯下如此大罪,孩儿也救不了你了。”说罢,面色一沉,右手一挥,当时就上来两个军士,同时挥刀,只听“嚓、嚓”两声,李克宁、李存颢的两颗人头已然滚在了地上,两人脖腔霎时就喷出了两道血柱!
在座诸将见素来文质彬彬、儒雅倜傥的李存勖,此时仍是若无其事,还潇洒地端起酒杯,笑着说:“来,没事了,咱们接着喝!”竟是个个呆若木鸡,愣在了当场,良久,才端起了酒杯……
不一会,台上乐声又起,李存勖频频举杯,众将也渐渐恢复了常态,喝酒看戏,甚为热闹。酒正酣时,突有一名军士急匆匆地来到李存勖跟前,双手递上一封书函。李存勖接过书函,拆封细读,读着读着,脸色就变了,等看罢书信,已然是泪流满面,呜咽不止了。
张承业问道:“晋王,发生什么事了?”
李存勖泣道:“朱温老贼,把大唐天子杀害了!”
张承业大惊,颤抖着双手接过书函,还没看完,就晕死了过去,良久方才醒过来,直哭得昏天黑地。
原来,朱温称帝后,封原唐少帝(也称昭宣帝)为济阴王,迁往曹州。李振劝朱温不如尽早将其杀掉,以绝天下人望。朱温遂遣人至曹州将济阴王鸩杀,对外则声称是病死,追谥为唐哀皇帝。
晋王李克用病逝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周德威军中,一时间,军中谣言四起,众将也纷纷猜测,不知继位者是谁。李嗣本劝李嗣源应该设法回太原,他认为,论出身,李嗣源在诸养子中年龄最长;论军功,李嗣源功勋最为卓著,当是继承王位的不二人选。安元信则劝周德威道:“将军手握重兵,不可不三思而行。”但周德威、李嗣源却都一言不发,只是告诫诸军勿得妄动。后来,朱温派来了使者,说晋王已死,河东已成强弩之末,劝周德威尽早降梁,并许诺:一旦周德威降梁,必将封他为河东节度使、进爵晋王。
周德威未等梁使说完,黑脸一沉,就把他拉出去砍了。
不久,又有消息传来,说是李克宁被李存勖斩首了。周德威这才知道,承继王位的是李存勖。又等了一个多月,直到四月初,周德威才接到了李存勖亲自颁布的王命,告知李克用噩耗和李克宁之难,令其率军速回太原。
李嗣源对周德威道:“嗣昭艰守孤城已有八个多月了,想来,粮草早就没有了,此时已是危若垒丸,我若撤军,潞州必然不保,嗣昭之命休矣!请将军三思。”
周德威道:“王命如山,我怎可不遵?”
李嗣源道:“将军可否留下一军,让李某来牵制梁军?”
“不可,既有王命,留一卒便是抗命!”
安元信却替周德威担心,说道:“将军若全军而回,难道就不怕新王猜忌吗?”
周德威道:“身为大将,但知遵命,不知有他!传令全军,即刻返军太原,若有违抗者,以谋反论处!”
于是,全军拔寨起营,离开了高河。
周德威刚一撤军,康怀英便遣使将这一消息告诉了李嗣昭,并对其劝道:“晋王已经病逝,太原已经内乱,周德威援军已返回太原了,已没有人理会潞州和将军了,将军此时不降,还等什么?”
对于梁使“晋王已经病逝”的话,李嗣昭根本就不相信,对于“周德威援军已返回太原”一话也是半信半疑。不过,后来几天,他见过去经常骚扰梁军夹寨的晋军精骑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才信以为真。
李嗣昭不明白周德威为何撤军,心想:晋王难道要放弃潞州吗?思来想去,总是不得要领,只好召任圜、裴约、张居翰商量。
此时,潞州早已粮绝,战马也快杀完了,百姓们早就以树皮、观音土为生了,真正是度日如年。李嗣昭忧心忡忡地说道:“援兵尽撤,不知发生了什么事情?我估计,父王是打算放弃潞州了,既是如此,咱们也只好突围了。”
任圜却道:“潞州被夹寨围困,消息隔绝。援军撤军,必有不可知之事发生,我等绝不可动摇,必须坚守城池,以待转机。”
李嗣昭对任圜一向是言听计从,听他如此坚决,这才放弃了突围的想法,决定继续坚守潞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