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章 盯死夏宫(2 / 2)
这套窃听设备,是德国人七十年中期,在“蝎”式微型无线电窃听器基础上研制的。“蝎”式窃听器,从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都是各国情报机关的主流装备,曾被安装在众多国家政府的重要机构。
德国人研制的这套设备,体积比“蝎”式微型无线电窃听器小一半,约有半个火柴盒大小,它能清晰窃听周围各种细微声响,转换成电波后,经过放大电路用超短波发射出去。在周围11公里直径范围内,用超短波接收机将电波记录下来,并通过解码设备,还原成声音。
也可以用解码打字机,把窃听到的内容,直接打印出来并形成文件。这是八十年代最尖端的窃听成套设备,毛彦恺到底是大公司的ceo,这种在国际市场上难觅踪影的高尖端设备,甚至德国人连名称都还没给它起好,他就给你搞来了。
声音信号都被录了音,有价值的声音,主要是卡米尔夫少校、加西亚女士的对话,或与仆人的对话。更多的是卡米尔夫少校、加西亚女士夫妻生活琐事。有两次城市圣战者联盟的高层会议,研究加大补给,开展喀布尔市区的城市游击战。
而泰勒和盖茨,都造访过夏宫,只有寒暄的声音,礼节性地交谈的声音,全都是外交词令。双方没有一点“出格”语言,一点没有。这有点让人疑惑,难道,他们仅是进来礼节性地寒暄一下,然后就走人了?
一切似乎都无懈可击,虞松远将录音一遍遍地回听着,感到迷惑。难道是mlh小组的情报有误?难道卡米尔夫少校倒卖军火,仅仅是为了获取资金来源?难道mlh小组一号人物毛彦恺先入为主、判断不对?
“老大,这就是最大的污点?”刘国栋说。毛虫极其难堪,甚至震惊。根据mlh小组掌握的情报,卡米尔夫少校不是个争议人物,而是北极熊放在白沙瓦的“特洛伊木马”,这是情报综合分析的唯一结果。
如果这一情报有误,那可不是小事,它就说明mlh小组在情报采集和情报分析上,已经受到有意误导。换句话说,它也就说明mlh小组已经暴露,别人是故意提供假情报,让他们走入误区。
情报战,是一门独特、精深的学问,兄弟小队不是情报官员,更不是情报特工。虽然他们在训练营也受过基本的情报训练,但他们是军人,更精于战场突击。“会不会我们的窃听器已经暴露?或者,我们自己已经暴露?”林柱民担忧地问。
山德拉肯定地说,“不会。白沙瓦是间谍之都,各国精英都在这里较劲呢。夏宫这么瞩目,绝不会我们一家在里面放窃听器。即使窃听器被发现,他们也无法怀疑到我们。”
“密室!”毛虫说,“只有一种可能,他们有密室,只在密室中谈论敏感问题。”
毛虫的话提醒了虞松远,他豁然开朗,“虫子婶的判断,有道理。也只有这种解释,能说得过去。国栋的话也说得对,作为城市圣战者总部,卡米尔夫少校是敏感人物、焦点人物,一点马脚不露,恰恰说明他们有所防备。”
“狗日的,到底是克格勃,确实厉害,点水不漏。”林涛感叹道。
就在兄弟小队和mlh小组,在查找“闪电”行踪的时候,白沙瓦夜晚的血腥杀戮,一天也没有停止。每当夜晚来临,身处通讯社豪宅之内,不时能听到新城区周边传来的阵阵爆炸声,零零星星的枪声。几天时间,又有七八座圣战者训练营,被血洗一空,人员死伤惨重。
“我们是否可以再来一个守株待兔,驻守一个重要的训练营,等着他们上钩?”林涛献策。
毛虫否定了林涛的建议,“白沙瓦有几百个训练营,我们无法选择驻守目标。”
山德拉略显难堪地说,“请大家再忍耐几天,给我们点时间,isi正在严密监视夏宫。”她是isi驻白沙瓦副指挥官,手下有一大批特工。她在摩尔将军的直接领导下,自己掌控着一支情报组织。isi驻白沙瓦指挥官泰勒中校,对她无可奈何。
此时,她已经把通讯社当成了自己的指挥中心,而德里是她的副手,也是信使,不时送出一道道指令。八十年代初,电脑和手机都不普及,更没有移动卫星导航设备,情报官员与特工们之间的联络,主要是靠信使。
各国驻伊斯兰堡的大使馆、驻白沙瓦的领事馆,就是各国的情报站,这是公开的秘密。各国这些公开的情报官员,都受到外交豁免权的保护,即使暴露了,最多也就是驱逐出境。
而北极熊,仅在伊斯兰堡有大使馆,在白沙瓦并没有领事馆掩护。克格勃在白沙瓦的情报站,属于“非政府保护”的隐秘机构,一旦暴露,情报官员或特工将被捕,情形就会很严重。因为在战争时期,间谍并不受日内瓦公约保护,一旦暴露,可以被直接击毙。
山德拉没有别的线索,她在夏宫周边,建立了几个监视点,试图找到克格勃的踪迹,并从中寻找“闪电”的行踪。但严密的监视、跟踪下,除了夏宫的生活采买人员,来来往往的最多的,是身着象乞丐一样破烂服装的城市圣战者组织成员。各监视组派出大量人员跟踪他们,并未发现有价值的线索。
很多isi特工,对这种跟踪已经麻木了。
但这天有点意外,山德拉的对讲机突然响了起来。一个特工报告,自己在跟踪一名可疑分子时,意外暴露了自己。由于事关重大,这名特工要求与副指挥官紧急会面。这有点异乎寻常,山德拉是副指挥官,一般特工没有重要情况,是不能直接呼叫她的。
而直接提出紧急会面要求,肯定是有重大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