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跪羊图歌(1)(2 / 2)
“若专攻一才一艺而不及其身家性命,不可称为君子。君子居仁由义,在上致民安乐和顺,在下修身齐家!”,截了高维欲出口的歪理,高恭一声长叹,肃颜道:“百善孝先,跪羊图歌你们两个都背得不错,但终归浅浮,须记得还是温好经义……得进功名,重振家声,方是真孝……”。
端正训子的高恭,白净的面皮下隐带了些羞红,周柘是姻亲又是逝者,即便这样隐晦地在背后点评,他自觉还是有些失了君子之风。
好在孩子们的心思是极单纯的,毫无所觉中,两个男孩清脆的嗓音已经开始应答起高恭提出的其他问题。
当爹的也就丢开了心中方掠过的淡淡不适,在父子问答中频频点头。
高恭的举业起步晚,除了连续地守父母孝外,更主要是在读书上他是属于稳扎稳打的苦学一族。高父在日,还曾点评过他的读书天份不如其妹。所以,他一向认为无论是年少成名还是大器晚成都是殊途同归,只要别象自家妹婿周柏一样小时了了就好。
眼前一母同胞的两个男孩长得极象,只是略差了些个头儿,面容清俊,眉眼容长,鼻挺唇红,一对儿芝兰玉树,瑾瑜双辉。
长子高绩稳健,所学扎实,引经据典颇有风范,他不担心。但八岁的次子高维却有些机敏有余,高恭眉间划过隐忧,深悔此前曾让次子跟着周柘学画两年。
周柘返京婉拒了谢家留宿的好意,带着家仆住在了西郊的大慈恩寺,除了定时探看周显,不入公卿门,不重礼往来,以示周显被长子周松所累方才卷入那起贪弊案的无辜和周家的清正自守。这一点,在周柘入京伊始,高恭略加思忖就想明白了,也就自守门户,冷眼旁观,不象谢家一定要纠结着亲戚关系三番五次硬要拉着周柘上门以示亲近。
而周柘静心留在大慈恩寺中画壁画的事,待他身死人人称孝时,洛京城中混着官场的人只要不傻,都明白过来了他原本的谋算。
当今极重孝道,萧太后于昭和六年谢世,天子次年即改元永德,诰天下曰,永念慈母恩德。并将洛京城西郊的广济寺敕封改名为了大慈恩寺,于寺中修七宝浮屠塔供奉。此后,每年逢六月二十九的孝慈仁皇后生辰,天子都会御驾亲至大慈恩寺,拈香祈祝。
周柘题壁的一图一歌,再加上与周显交好的大慈恩寺主持智空大师的说和,只要让天子念及一丝一缕周显本就是要回乡奉养老母的苦情,就很容易能让周显得脱。
只是时运不济!周家父子的运道着实差了点,周柘没等到皇帝亲临,反倒等来了刺客杀星。周显得了天子开恩,可一出了狱,就得直奔去大慈恩寺收敛儿子暂厝的尸身,白发人送黑发人。
周柘绘画自幼师承本朝名家大陆学士,在陈朝青年一代屈指可数,隐有宗师之气。可再有才华横溢,又如何?
从书房回到卧房,由妻子黄氏服侍着净身安寝,对自家麒麟儿很是满意的高恭由衷地赞了黄氏几句,接着又叹了气忧心起儿子的未来,“妻贤夫祸少。周柘少时课业上佳,如不是当初在燕州……在燕州蹉跎了学业,不得寸进,能有个官职傍身,或得近侍天子,又何必如此冒险行事,平白遭了杀身之祸。绩儿、维儿都已渐大了,你自要对他们身边的人多上点心,别没得被勾坏了……”
“妾身晓得的!”,黄氏连忙地点头应了,脸上笑意亲和,温婉如玉。
小院雅居,一烛明光,正照着一个孩子稚雅的侧脸,他的一只手中执着一本翻开又卷折起只留了几行的《论语》,另一只手却是在书上拿起放下,不停调整着遮挡的姿势。
“高维!睡了!”,高绩半倚在床头,不满地催促着。高家二子,一母同胞,只年头年尾差了一岁多,日常都是一起起居一起上学的,弟弟大夜里不睡,他也不得安生。
“哥,我知道了!”,高维侧转了小脸一边应着,一边把手上的书卷重新整饬平整,放在了桌上。
嘟起的小嘴吹灭灯烛,余烟袅袅而上划出一条淡淡的灰线,高维摸了摸左臂上的一道旧日伤疤,恍然若失。
去年应当大约也是这时节,也同样是在这间房里……
“维哥哥,君子不哭!”,一只白嫩的小手挡住了半卷书,拿着书的小姑娘头上牢牢缠着厚实的绷带,却眉如弯月,笑眼盈盈,不错眼地盯着左臂正换药的小男孩。
“周曼云,念错了!不是哭字,是器,君子不器!”,小男孩一字一顿纠正着,认真非常,一时忘了伤痛。
“爹!是你跟云儿说,书上讲君子不哭,我是好女子,也同样不能乱哭一气儿的!”,小姑娘却不买帐,返身扑进了一个年轻男人的怀里,一脸不依不饶的爱娇……
“不哭?不哭……云儿没了爹爹,还会不哭吗?”,小高维静静地躺在床上,想着旧事,几滴清澈透明的热泪悄悄地先挂在了腮边。
夜深人静,更鼓轻敲声声脆,敲落一地童子梦。羊肠胡同高家院,一片宁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