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顺利治理(2 / 2)
若是单纯想搞成一个经济贸易中心,可以伊斯兰堡土城为中心一带,人口在这个古时代也比较稀少,还有就是,这方圆一带,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在交通不发达的情况之下,这个所谓的经济贸易中心,却也难以成规模的。
往时,这里的确是那些部族人的必争之地,可是,他们的部族不大,或者可以让某些部族在此发展起来,但是,也有一个极限的,到了一定的地步,他们就无可发展了,所以,像大月氏,他们当发展到了一定地步之后,就必须得要往外扩张,并且慢慢的迁离这里。
不过,现在正在治理这个地方的大汉官府的官员,他们却有他们的想法。
刘易不在,却给予了他们更多的自我发展的空间,更加让他们可以自由的发挥出他们的特长,展现他们的聪明才智。
这次被派来伊斯兰堡的主治主官,却也是三国历史留名的谋臣。当然,现在却还没有什么的名气,认识他的人并不多。
他就是薛综。
薛综,字敬文,沛郡竹邑(后世安徽濉溪)人,三国时期吴国名臣。少时避乱至交州,师从刘熙。士燮归附孙权,召其为五官中郎将,出任合浦、交址太守。后从征至九真,回朝任谒者仆射,后再步步升迁,官至太子少傅。他为当时一时名儒,著有诗赋难论数万言,集为《私载》,并著有《五宗图述》、《二京解》等等。
看这些历史上对薛综的记述,他的确也算是三国历史当中的一号人物了。
不过,现在,他还是一个年约二十左右的少年。这一世,他的少年遭遇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也的确是师从刘熙,但士燮早早归顺了新汉朝之后,经其同为曾师从刘熙的另一个名士的程秉的引荐,他便投了交州太守士燮,开始为大汉效力。
无论是早前大汉经治南洋,或是进军缅甸的时候,他都一直作为一个一地官府的主官不停的被抽调重用。
没有办法,谁叫他又年轻又有能力呢?
所以,这一次,郭嘉第一时间就将他抽调到了伊斯兰堡土城来。
这薛综,治理地方,搞经济建设的确是有一手的。历史上已经证明了他的能力。
说真的,如果参考一些文献就会发现,他对于岭南地区的开发贡献还是挺大的。
他主治珠崖(海南)时。其实上包括了交州沿海一带,包括了后世越南的一部份地区。
这些地区,土地广大人口众多,地势险阻虫瘴毒害,容易发生叛乱,难以使他们服从治理。
县里官吏统治控制他们,宣示法令使其服威,田户的租赋,酌情征用;可贵的是开发他们采自远处的贵重珍珠、香药、象牙、犀角、玳瑁、珊瑚、琉璃、鹦鹉、翡翠、孔雀等奇货特产,充实完备珍贵玩物的收藏,来供益中原,增加地方民众的收入。
当然,或者并非是他一人之功,事实上,效果也不是太好。可是,在那古时代,可以有着这样的经济头脑,已经算是相对不错了。
现在嘛,他作为这伊斯兰堡土城的大汉官府的主治主官。
他略作调查之后,便觉得在这个地方,的确适合修建一座大城以作为这一带地区的经济政治及文化中心。
他认为,其一,在这些地区的地部族人,已经形成了一种意识,就是在潜意识当中,都已经以这个土城地区为中心。谁占得这个小湖地区,谁便是伊斯兰堡一带广阔地区的主人。所以,大汉必须得要在此建立官府,并且,还得要常年驻守一定的军马,以震慑这些地区的部族人,不能让这些部族人产生反叛之心。所以,修建一座大城坚城,是很有必要的,这将关乎到这一带地区长治久安的事。
其二,往西方向,就是高原山地地带,也就是后世的阿富汗地区。对于这一带地区,汉军早晚都得要进兵收取,并控制在手上的。但是,这恐怕不会急在一时,毕竟,要发兵进入那些高原山地地带,恐怕得要耗时耗力,不是轻易可以将那些地区纳归大汉的统治,并且,大汉想要统治那些地区,也不是那么容易的。那纯粹是只有付出,基本没有什么回报收益的行动,因此,这得要延后,待对安息帝国的统治完成之后的事了。
也好比,大汉的西藏地区,事实上,现在的汉军还没能对整个西藏地区实行了有效的统治。许多地区,还没有汉军能去到建立大汉的官府系统。不过,西藏地区,生活在其地的主要部族人,已经归顺了大汉,那么,在名义上,整个西藏地区,现在都已经是属于大汉的领地了。
有了那些大部族的榜样,在西藏地区的那些土著山民,慢慢的就会向设在西藏地区的大汉城镇靠拢,开始认识并接受大汉的文化,然后,不用大汉再出兵,他们就自然而然的归顺于大汉。
所以,在伊斯兰堡地区建立一个大城镇,将来可以影响到往西的那些山地地区的部落人。吸引他们前来,让他们主动前来接受大汉的文化文明。最好能够兵不血刃的获得那些地区的部落归顺。这样,也免去了大汉将来非要强行发兵向那些险要的山地进攻。
至于如何发展民生经济呢?
薛综认为,还是先让这些地区的部族人种牧相结合,先不要考虑其它,而是先让他们做到可以自给自足,不用再让大汉救济他们再说。
以现在的这些部族人的情况,也根本不用给予他们太多。对于他们来说,能够有吃有喝,不用饿肚子,就算是最好的生活了。他们暂时不会有太高的追求。
很快,在以薛综为首的一众大汉官员,很快就将伊斯兰堡地区治理得整整有条。
新城也开始修建,最为关键的,这些被俘虏的及被抓捕来的人。包括那些安息帝国的军士,现在几乎都是面貌一新。
这些人,不论是谁,白天,在汉军的看押或是引领之下,拼命的工作。如修城,修水利,开荒造田,开展耕种等等。而夜里,他们就会跟汉人学习汉语汉字,接受汉人文化的洗礼。
反正,在汉军对他们展现了善意,对他们展现了汉人的仁义之后,这些异族人,基本都认可了大汉的统治。
起码,现在的大汉,已经成了他们的衣食父母,他们自然是不会轻易的对大汉产生仇视感。
恩威并施之下,他们不能不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