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一十三章 到了走出去的时候(2 / 2)
“所以,苏叔才决定要在省内推行带薪假期制度,争取在他的任期里,令秦西省内的企业,带薪假期制度形成制度,也算是在国内试点吧。”方明远道。
“难度……很大!”夏天道。在税费高昂的国内,除了那些大型国有企业和合资、外资企业之外,大部分民营企业和中小国有企业。想要承担起这一笔“额外”的成本支出,压力肯定是很大。就是德光电子集团,要是全面执行这一制度,所要付出的成本,夏天想一想都觉得肉痛。
“再大也得这么办,您以为外国的资本家就不知道这样做会加大企业运营的成本吗?可是为什么政府仍然将这一制度以法律的形式强力执行下去?就是因为他们明白,不给予员工们良好的休息和身心调整的时间,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麻烦,他们会在其他方面损失地更多!比如说旅游业,比如说零售业、酒店业、服务业、交通等诸多的产业。一个国家要健康的发展。不能只倚靠制造业,当年苏联轻视了轻工产业,抽掉了自己统治的一块重要基石。而如今,我们要是意识不到这一点的话。就是在走前苏联的老路。”方明远叹气道.
夏天默默地点了点头,他明白方明远的意思,如今已经不是当年与西方发达国家不相往来的年代,国民们也不是像以前一样以为外国的工人们都是生活在水深火热中,随着越来越多的人走出国门,了解海外。人们必然会进行比较,而相差悬殊的福利待遇,自然会令人们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而国内公务员和事业单位、以及部分国企员工与广大工人之间的休假差别,又会加剧这一不平衡。这种不平衡,如果说不能够得到缓解和引导的话,一直积压下去,总有一天会如同火山一样喷发出来的。
“这个制度要推行开来,而且不仅仅是在秦西省内的我方家的企业,各个公司在全国各地的子公司、分公司,不管当地的休假制度是什么样的,全部都要实施。”方明远笑道,“大家一视同仁。”
“嗯,我明白。呵呵,其实这样做,固然会加大生产成本,但是也会提高员工们对企业的认同感,同时进一步地提高我们公司在国内的知名度,方便吸引更多的人才来加入,从这一点来说,又是件好事。”既然方明远将话都说到了这个地步,夏天也就不再劝阻什么了。这也就是方明远,否则一个命令下来,他夏天还能拒不执行?而且,夏天毕竟是从普通工人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方明远能够这样照顾这些员工们,他也是颇感欣慰。
“嗯,说到这个,我倒是想起来一个事,衙内他们要在省里仿照着平川大学的模式再建一所民营大学,最初的几年里,是不招收高考生的。我和他们要了每年五百个名额,分一百个名额给予德光电子集团,过年后,就组织组织,选一批合适的人出来,准备日后的考试,通过者可以享受三年带薪专科学习。”方明远道。
“才一百个名额,太少了!”夏天差点跳了起来道,“方少,我们现在可是有着十余万的员工呢,一百个名额根本就不够分的!”
“这我也没有办法,总共就五百个名额,这我还是和衙内磨了半天牙才争取下来的。您这里员工是不少,但是家乐福集团、秦西省钢铁集团公司、秦川三星汽车集团公司、平川铁路运输公司、龙兴建设集团、平川石油集团公司、天鼎电器、辽省钢铁集团公司……”方明远还要再扳着手指头数下去,夏天已经无奈地摇头放弃了。是啊,方家旗下的大企业中,员工人数数以万计的可不仅仅是德光电子集团一家。五百个名额里,能够分给德光电子集团一百个,已经是很照顾了。
“方少,说实话,如今的大学生,怎么感觉一代不如一代,除了一些名校的毕业生还好一些,大部分学校的毕业生一个个都是眼高手低的,真不知道他们在学校里学习这三四年都学了什么!进了公司之后,还要再培训!”夏天要起身给方明远续茶,被方明远拦了下来。
“无序扩招的负面影响已经显露了出来,光扩大校园,扩大招生数量,却没有随着加强师资力量,大学大学,一个个都强大在了门面上了!”方明远一边倒茶一边撇撇嘴道,“要不是国内高等教育这一块还是卡得比较严,而且……多年下来的惯性力量太强,想要扭转它,除非是国家层面出力,真是想要接手几个大学,咱们自己给自己培养人才。衙内他们就是受不了,才决定自己也办大学。嗯,夏叔,其实我今天来,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和你谈谈。”
“嗯?”夏天放下了手中的茶杯,带着几分迷惑看着方明远。
“德光电子集团,到了走出去的时候了!”方明远淡淡地道,“我希望,到今年的年底明年的年初,能够看到在堂山和东北三省的土地上,矗立着德光电子集团的新厂房!”(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