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诸天八极义 悟后又起悟(2 / 2)
于是,如何让分身心甘情愿的受趋势,答案就很简单了。其一要顺从分身的天『性』,其二是要有足够的力量。两者,缺一不可!
想到这里,山云嘴角就已经『露』出喜悦的微笑,晋入欢喜的境地。
不过,他并没有马上从顿悟的境地中退出来,而是又想到了另外一件事情。穿越小说吧sj131
如果他把他刚发现的分身奥秘放在诸天八极的系统中,那会有何效果?
诸天八极的奥义,说白了便是将天道是为一个大系统,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处于天道中的事物。最后综合不同角度得到的不同结果,便能够得到事物最真实的奥秘。
很顺畅很直接的,他想起了自己早年最为得意的那根水管,他是从一根水管开始发家的。而水管的效果,便是能够将石峰之上的水驱使到十几里外的防护林中。水就像是分身,水管就是驱动这些分身的系统。水管之所以能够成功驱动水,其一是水管是密封而向下的,能够让水不漏而流动。其二便是借助自然的动力,先利用风车之力将水从几百米深的地下提到石峰之上,然后再利用无形的重力将水搬运到十几里之外的防护林中。
如此说来,一根水管也符合了这个分身奥义。
想至此处,他嘴角再笑!
顿悟状态下的山云,脑力近乎无限,思维比平常敏锐好几倍。此时,他又联想到儒门的内圣外王之道。这知道顺从事物的本『性』,便是内圣之道,因而儒门圣人,天下无一事不知,无一理不晓,纳天地以方圆,动静不逾矩。外王之道,则是积蓄以力,力足之后,足以成王霸。故而,圣人立言,立功,立行。不知圣道,无以立言,不知王道,不知立功。只有圣王相通,王霸互用,才能够行履天下,为天人之楷模。
同时,他想到由显龙那里接触到了儒门心学中关于知行合一的法门。以刚才领悟的分身奥秘言之,则知道分身的天『性』是知,而有足够驱动分身的力便是行,修行的过程便是知行合一的过程,只知不行便不是真知,只行不知便是蛮行。
再想到,道门中的玄之又玄的重玄之道中,常无欲,以观其妙,所得的妙便是分身的天『性』之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极致之义),所得的徼便是力的极致。如此由有欲而无欲,再由无欲而有欲,便是能得众妙之门。
再言佛事,以金狮子而言,金是真空,狮子是妙有。金狮子的天『性』是狮子,无狮子相则不是金狮子。同样,金狮子若不用金石的力量雕镂表现出来,那狮子相只是一种幻象,便不真实。无金则狮子相不实,无狮子则金只是一块金石,故而真空需妙有,妙有需真空,就如同道需要以力作用,而力需要以道配合一般。
同时,他想起庄做蝶当初为招揽他而说起的那段关于质料和原型的说法。山云很直接想到,原型便是道,是自然禀赋万物的天『性』,而质料便是力,万物的禀赋需要靠物质的里来显化出来。
再者,他想到兵道中的大局和细节的观念。大局和细节缺一不可,若无大局,细节再好也会如同一只笨牛一般被人牵着鼻子走。若无细节,大局再精妙,也无法战敌以胜。实际中,大局表现为庙算,而细节则表现为军争,算是一文一武,阴阳相辅。显然,庙算便是表现为“道”,而军争则纯粹是在斗力。
山云最后由分身的奥秘想到修行,所以他从修行的角度来观察这个奥秘。因而,他而出的结论是,顺从分身的本『性』便是道,而有足够力量驱动分身便是力。对于修者来说,道和力缺一不可,道的修行在于领悟,而力的修行在于积蓄。以自己的阴影分身修行为例,自己对道的领悟,可以用分身组成强大的法阵,构成强大的结界领域。而力的积蓄则表现为分身的数量,更直观的表现,便是结界和领域的大小。如此说来,道相当于于能力的质量,而力相当于能力的数量。
质量和数量之间的关系,似乎有涉及到量变和质变的关系,对修行者而言,力量的质量和数量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休戚相关的。有时质变会引起量变,而量变又是建立在质变的基础上。
如此,从儒道佛兵乃至修行和自然事物等八个方面分析下来,山云对于分身的奥妙的领悟便有了质的飞跃,并且自信,有了八个方面的共同印证之后,自己领悟的奥妙已经可以确信无疑。在这份自信的加持之下,他完全敞开胸怀,更加纯粹的相信----天下万物都是自己分身。
自信可以改变一个人的气场!而现在,山云的气场就在急剧的改变,他肆无忌惮的释放出自己的阴影分身,毫无顾忌的让自身的黑暗国度随着阴影分身向四周扩散,扩散再扩散。直到这扩散到达极限,国度的力量到达了瓶颈。
“力”到了极致,便要依赖于“道”的突破,就好像由量变产生质变那样。
此时,福至心灵的山云,让阴影分身运转八极诸天的心法,使得阴影分身再次作为主体进行投影。就好像月亮在水面上的影子又被镜子反照一样,得出新的影子,阴影分身也像八个方位进行投影,一分为八,又得出八个新的阴影。
阴影分身几乎瞬间增加八倍,山云感觉自身的力量得到极大的提升。看来,刚才是“力”的极限促使修行者对“道”进行新的领悟,而现在便是修行者在“道”上的领悟的突破,给自己的“力”上带来极大的增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