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千三百九六章 出局(2 / 2)
另外,财经作者郑爱敏在《解读顺驰》一书中也提到一则个案:顺驰在某市临近大型风景区的一个项目启动,当时项目在审批手续上还有一些未尽事宜,但是因为硬指标已经如同高悬的令箭使其迫不及待。于是,新闻发布会匆匆召开,广告铺天盖地地轰炸起来。为了加大项目的吸引力。广告文案人员擅自把政府对风景区的未来规划也一并写到了楼盘的计划中。这当然引来政府部门的不满,结果。报纸广告被勒令修改,所有路牌广告被要求全部撤掉重做。当一个大企业的危机爆发的时候,首先表现为细节上的失误,继而内外交困,烦恼频至。从2004年的秋天开始,时运不济的孙宏斌便陷入了这样的泥潭。
企业家的成功能被人记取和传颂,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他所一手缔造的企业仍然在创造奇迹。企业家总是需要有一些看得见、可以被量化的物质和数据来证明自己的价值。这些物质和数据还必须每年保持一定的增长。甚至,增长的速度应该比自己的同行还要快,否则,他就很难被视为成功。也正是这种特征,构成了企业家“不幸的宿命”:除非退出舞台,否则永远不能以成功来定义。绝顶聪慧且富有勇气的孙宏斌便落进了这个“不幸的宿命”。2006年3月,孙宏斌向心腹部下交底:他已经将家里的存款都陆续垫进了公司,其中一张信用卡仅剩下两位数,资金的刚性缺口达5亿到6亿元,负债30多亿元。仅就根据地天京市场而言。所有可售房屋已经全部售罄,但手中剩余的项目却迟迟没有能力启动,有些甚至连拆迁都没钱做。事实上。顺驰已经到了弹尽粮绝的地步。
孙宏斌很快与港港路劲基建公司签署了股权转让协议。根据有关条款,顺驰中国被分为三部分,顺驰a、顺驰b和凤凰城地块。路劲基建联合体分别获得顺驰a的55%股份的认购期权,行使价格不多于5亿元,有效期为6个月;顺驰b的55%股份的认购期权,行使价格不多于4亿元,有效期为1年;凤凰城地块的认购期权,行使价格不多于3.8亿元,有效期为9个月。孙宏斌以12.8亿元的代价。出让了55%的股权,并基本失去了对顺驰的控制权。这是一个相当低廉的出让价格和苛刻的付款条件。而3年前,仅仅北京大兴地块。顺驰一出手就是9.05亿元。
2004年底,他还曾底气十足地算账说:“顺驰手中拥有上千万平方米的价格适合的土地,如果按市场价转手,光地价就净赚50亿元。”《中国企业家》在评论中认为,“转让协议透露出的信号太过明显:顺驰要的是救命钱。虽然少,虽然贵,但是必须得要”。路劲基建是一家投资、经营和管理收费公路的香港公司,它于2005年初才进入内地房地产业,在业内基本没有知名度。2006年上半年,该公司的净利润为2.48亿港元。在正式签署协议的仪式上,孙宏斌对满脸笑容的路劲基建董事局主席单伟豹淡淡地说了一句:“你买了个便宜货。”
2006年10月,就在顺驰股权转让后不久,万科集团在桂花初放的西子湖畔召开高层半年度会议,王石在发言中一再提醒部属必须时刻保持理性和对危机的警觉。他说:“我不应该指名批评顺驰,从此以后,我不会再指名批评别的公司了。”也许,在他看来,一个关于黑马的故事已经画上了句号。
孙宏斌交出顺驰的管理权后,专心于一家名叫融创集团(sunac)的工作经营中。在融创网站上,它宣称“正式成立于2003年,主营业务是房地产开发经营管理,在天京、余庆等地握有几块优质的土地,年开发能力在10亿元左右”。孙宏斌刻意地避免与媒体见面,在融创网站及制作精美的宣传册上,都找不到他的名字。这位在而立之年就经历了奇特厄运的企业家,在“四十不惑”到来的时候再度陷入痛苦的冬眠。不过,他只是被击倒,并没有出局,他也许还拥有一个更让人惊奇的明天。(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