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六章 认祖归亲(1 / 2)
最快更新抗战之临时工最新章节!
“忠厚延泽远,安乐有余光。”
冯全没有理会中年老爷爷的疑问,继续说道。中年老爷爷惊呆了,卧槽!这是谁啊,肿么对自家的家谱这么了如指掌捏?
冯全继续说道:“我冯族人丁众多,为防世系舛错,名讳相重,有犯尊长啥的,将于于民国二十三年暨公元1934年,洪洞、青州、巨野、嘉祥支派会集巨野县冯楼村续谱。打算公议排出行辈六十字,以便我族人共守之,这件事老爷爷知道吗?”
冯全连这件事都知道,更是把老爷爷的下巴快整脱臼了,继续目若惊呆,瞠目结舌中,大嘴张开,几乎能吞下一个大鸡蛋。
“老爷爷,你肿么不让我进家门啊?”
老爷爷来不及细问,连忙说道:“老总,不不不,你刚才是不是叫我老爷爷来,我也不知叫你神马,小伙子,快进来吧!”
跟着老爷爷,冯全走进了民国时期很有代表性的土房子,等冯全坐下后,老奶奶端来茶水,冯全连忙恭恭敬敬的接过来。看到这里,老爷爷更加奇怪了,很明显是晚辈对长辈的态度吗。
“年轻人,你说你来我家寻亲,这是肿么回事捏,我肿么不记得有你这个族人啊?”
冯全没先回答这个问题,而是问道:“老爷爷,你知道我们家祖先来自于哪里吗?”
“呵呵,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当然是山西洪洞大槐树老鸹窝咧!这个谁不知道啊,呵呵。”
实际上,在今天华北平原的绝大部分地区,流传着关于山西洪洞大槐树的传说。这一传说的内容就是:我们的祖先是从山西大槐树下迁来的;山西洪洞大槐树是我们祖先的发祥地,也是我们的根。
这一传说分布于在今天河北的中南部、山东西部、中部和南部、河南中北部以及安徽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方。在这些地区,大槐树演变成了老鸦窝——就是高高的大槐树上的老鸦窝。大槐树不仅仅是人们的口耳相传,它还被镌刻在很多古老的墓碑上,写在众多脆黄的族谱中。
元末明初之际,山东地区的人口与山西地区的人口不相上下,而土地面积却比山西大得多。但是由于元末战乱以及灾荒啥的,再加上朱元璋发动了北伐,“靖难之役”这两次两次战争。
特别是靖难之役中,山东军民抵抗燕军最为顽强,几次大败朱棣的燕军于山东境内,民众也多自发抵抗燕军。燕王胜后,进行了报复,对山东的民众进行了残酷的屠杀,以至于繁华的山东地区“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因此山东地区是山西移民的重点安排地区,往山东的移民也以洪武、永乐年间为多。
有一个“红绳赶散”的故事,以及解手一词的由来。明朝初建,朱元璋为了恢复中原地区的经济,要从未经战乱的地区向河南、山东迁移人口,最主要的就是从山西地区迁移。前前后后,朱元璋实施了长达50年的移民政策,并把山西洪洞作为移民的重点地区。
因为在那时候,老百姓没有银行,更没有存款,老百姓最重要的财产就是自家的房子和土地。要他们离开的话,就意味着剥夺了个人的全部财产,因此没人愿意走。
于是官府就把需要迁移的人员,强迫性的用绳子绑上串起来。哪个人需要方便了,就向负责押运的管理员叫道:“把我的手解开!”,到了后来,为了省事就直接喊“解手”。就这样,发明了一个新名词——“解手”,其实在明代以前的书籍里没有这个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