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 府衙除恶(2 / 2)
这时梁山大军已经全部控制府衙,一应官吏全被集中到后衙之中,老老少少数十人挤成一团。只在此时,且见人群之中颤巍巍的站起一人,只见他对着古浩天说道:
“下官素闻古小官人仁义无比、品行端正,诗词传唱于京师,善行广施于天下,如今梁相公已经身亡,一应恩怨也便消去,这衙中吏员大都无辜,后宅妇孺并无罪过,且请手下留情,切莫滥杀。”
众人想不到这等情形下,竟有人敢出头说话,看去之时,却是一个四十余岁的穿着官服的男子。古浩天见他对自己竟也了解不少,不由好奇,便问道:
“足下何人?”
“下官大名知府王素。”
古浩天见说,突然想起一人,《水浒传》中曾写到,卢俊义下狱之时,戴宗在城里散了无头贴,梁中书害怕,找了王太守商议,书中说道,这个王太守是个儒善之人。
想来便是此人了,古浩天不由仔细打量一番,却见其强自镇定的立于那里,虽然有些慌乱,但眼神并不躲闪。不由想到此等情况下,尚想着他人,倒也当的起“儒善”两字。便温声回道:
“我等并非嗜杀之人,如今首恶已去,但帮凶未除,只要清除了这些恶人,自会放大家归去,王大人安心就是。”
“如此下官代合衙同僚谢过小官人!”
王素闻听大松一口气,却暗暗想到这样一个温润如玉的小郎君,究竟什么原因把他逼的造反,这朝廷……唉!他无声的叹了一口气,然后神色复杂的扫视一下人群中几个官吏,躬身行了一礼之后,便退于一边坐了。
而在押的官吏个个提心吊胆的盯着王素与古浩天两人,对古浩天的话听的明明白白,这时见王素退到一边去,一下子“哗”全跟过去,只留下张孔目等几个梁中书的铁杆,便如瘟疫一般,无人敢靠近。
“拿下,砍了!”
古浩天冷冷的吩咐到,随即几个亲卫上前,拎小鸡一般将几个瘫倒在地官吏提了出去,未几外头传来几声惨叫之后再无声息。
“尔等之中,并非没有贪赃枉法之辈,今日既是王大人出言求情,姑且放过一遭,但也须知悬崖勒马、回头是岸,若再行不义,莫以为梁山路遥,这北京城里始终有我的人手,到时自会有人取你性命。”
随后古浩天盯着瑟瑟发抖的一众官吏,严厉的训了一番话,便放他们去了。只是出人预料的是,此后,大名府官场风气大变,在那个儒善的王知府的治理下,这个北方重镇取的少有的安定,为梁山军队后来进军河北发挥了意想不到的作用。
当晚,梁山队伍搜查了梁中书的官邸,清查财物不计期数,当然他们也不会客气,当即悉数装车运走。至于梁家家眷,古浩天也不是心狠正毒辣之辈,只把梁世保等帮凶杀了,其他关押于一处着人看守了再说。
清理完张孔目等人之后,古浩天并没有参与扫查梁家的等行动,他立即与许贯忠赶往城中军营。那里集中了槐树坡以及城里各处送来的俘虏五、六千人,却只有杨志、黄信、王定一些人手在看着,即便有索超这个军中老人在帮忙,却也是不能让人放心的,况且他还想与索超好好谈一谈呢。
大约夜里戌时,古浩天一行人来到了军营之中,却惊讶的发现,里头竟然平静异常,众人不由大感惊讶。直到听了杨志一番话之后,这才恍然大悟。
原来,军营之中原本也只千余人,早上在索超、王定等劝说下,也都安定下来,不过后来各处的俘虏不断的送了过来,也带来了诸多不确定的消息,这些人又有些骚动。正此时杨志和槐树坡的数千俘虏到了,这些人已经受了教育,深知梁山的纪律,便一个个现身说法,顿时让那些人重新安定了下去。
古浩天听了,不由感慨道:“此番却是萧处长和杨志兄弟等立了大功。”
“也不尽然,先前索超将军和王定兄弟却是出了大力,不然也不会等到我等到来。”
杨志谦虚的回道,却有意无意的把索超点了出来。
“这索提辖、王兄弟何在?”
古浩天见说,立即开口问道。
且说索超与王定两人立于人群之后,突听的古浩天叫唤,便走上前来。王定初次见着古浩天,这时想着自己先前的正确选择,心里激动不已。索超却想着今后前途茫茫,怅然若失。
“此番我师兄安然无恙,王定兄弟立了大功,只等回庄园之后,一切再行谢过。”
王定已经明确要跟去梁山,古浩天便先给他说了。而后才对索超说道:
“索提辖,梁中书已经被杀死于衙中,以蔡京的脾气,将来必会找一个替罪羊出气,你若继续留在北京城必是首要人选。若无合适去处,将军不如到梁山小住,万望不要嫌弃。”
索超没想到古浩天竟邀他去梁山不由一愣,这时却见杨志在边上说道:
“兄弟,我以人品作保,梁山庄园绝对是我辈建功立业的好去处,且赶紧应了。”
“提辖使,属下已经去了梁山,且同去,来日也好一同喝酒上阵。”
王定在一边也拼命的怂恿着,他巴不得把这位上官拉上梁山,将来也好多一个依靠。
索超见众人纷纷劝说,再想着这个小官人确实是不凡之人,又是实在无合适去处。便不再犹豫,他来到古浩天身前扑身行了一个大礼,开口称谢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