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0章:娘家(1 / 2)
王三姐婆婆的娘家在梁城向南五十里地的聚仙镇上,父母早已不在,兄弟姊妹又是祖父祖母辈的级别,出门一趟不容易,之间的来往淡了很多,逢年过节不过是象征性的让小辈们相互转一下,兄弟姊妹本人一般不会亲自上阵。
所谓的娘家是指有父母在才是娘家,父母不在又加之五十里地说远不远说近不近,镇上住的几位兄弟和她家的状况差不多,无所求来往并不多,她也多年没有在年初二去过兄弟家。
今年因为把娘家本家的侄子介绍给王五姐,多走了几趟娘家,她便决定年初二回一趟娘家。
五十里地是很远的距离,就是有驴拉车,一来一回也要天黑才行,她想让儿子媳妇跟她一起回娘家,给她装脸面。
吴秀才因为年前二十八在岳家受到轻慢,也想听母亲的话跟着去舅舅家,晾一晾岳家,给岳家众人点颜色瞧瞧。但想到秋日又要参加的解试,便头大了。
他在弱冠之年县学肆业,合格通过县试至今,一直没能考过解试,其中冷暖心酸可想而知。且不说金钱上的各种花费无数(金钱上有岳家支持他倒是不在意),十来年了总是不能考过解试,这种心灵上的打击他是真的受不了了。
总不能到四十多岁才通过吧?话又说过来,四十多岁他就一定能保证通过解试吗?
读书为了什么?答案不言而喻,对他来说就是为了当官;为了改换门庭!
他心里很清楚,学习上目前的状况再去私学读书已经没有意义了,于是便横生了不通过解试当官的途径。
不通过解试的途径只有去国子监读书了,可他考了几次国子监,同样也是没有考上啊!
不能去国子监读书,他又没有本事考过解试,他要绝望了。
乃天无绝人之路,好巧不巧的眼前就有了一个机会——王家六妹嫁给了一位爵爷。
他是清楚的,国子监有类学生叫荫监。
国子监监生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
本朝的特别恩典,鼓励勋贵家子弟去国子监读书,几乎是每个勋贵家族都有荫监的名额,且并不局限一名。于是吴秀才就想:王六妹的女婿如果能把他家荫监的名额给他,他去国子监读书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没跑了。
去国子监读书的好处显而易见,只要稍微读点书的都能毕业授官。虽然举人副榜的出身有点低,可好歹不用再辛苦的学习,努力通过解试了。对他来说,能这样的轻而易举的得到官位,他的人生也算是圆满了。
唉,不得不佩服吴秀才的异想天开。如果勋贵家的荫监名额能随便转让,朝廷还会给勋贵制定这么优厚的补偿吗?恐怕殿堂站立的文官,就不会让制度产生了。
吴秀才自认为王家人需要依附于他,不用他亲自上阵,在他的暗示下,便会主动让王六妹女婿把荫监名额拱手相让于他。
因此,哪怕是送走了不高兴的父母回聚仙镇,他还是磨磨蹭蹭,不情不愿的带着王三姐回娘家。
这样他们到达王家的时间就比较晚,晚在新女婿的认亲结束后。
大王氏的哭闹和小王氏的安置并没有引起多大的风波,王佼王侥兄弟俩一直陪着新女婿,小心翼翼的察言观色,生怕怠慢了新女婿,让新女婿恼羞成怒。
善秀不是头一次做新郎,门清三天回门新妇都有什么举动,压根没有发现大王氏的异常感受,认为新妇哭泣是正常的情感发泄。
倒是小王氏的状况让他担心,唯恐小王氏情绪波动引起腹中胎儿的反应,造成不可挽回的后果。不过好在有排风的随身照顾,他相信排风的忠心和能力,心中也不是十分的担心。
三天回门新客的认亲不像新妇认亲需要给亲戚见面礼,善秀也就是简单的和王家四位女儿、三位女婿,以及各家的小孩子相认,算是日后相见不至于不认识。至于其他的本家亲戚,王家是干干净净,并没有杨家那样的七大姑八大姨。
善秀带着大小王氏回门已经是够晚的了,可认亲时王家最有脸面的秀才女婿夫妻还是没有在场,王侥不由得更加恼怒王三姐的蠢笨。这么好巴结杨府的机会都错过了,以后还怎么让杨家帮他们?
然,吴秀才可不是这样想的。他明知新女婿的认亲礼会在午时前进行完,还是踩着点在午时过一刻到达王家。
他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给新女婿一个下马威,挽回他在王六妹嫁娶时丢的面子。不然以他的身份,怎么之后在新女婿面前保持他的尊严?他是文人雅士,可不屑鲁莽武夫起家的勋贵。
根据以往的经验,他自认为王家人不会隔过他去开宴,哪怕过了了午时快到未时,王家人还是会等他到了才开宴。
他今日不拿足架子,怎么暗示王家人让新女婿把荫监的名额给他?国子监二月处开学,他一定要在这次入学,可是等不得。
事实总是和人的愿望不一样,他们夫妻进了王侥的院子,除了看门的下人并没有主人在,下人告诉他们“主家都去隔壁院子吃饭了”。
其实下人说的也是不对的,王侥家还有一个主家在——大王氏在。只是她是出嫁女,王家下人自动把她当成了客人,不再认为是王家正主。
出嫁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女子从出嫁那一刻起,就不再算是娘家的人。王家下人今日知道五姐已经出嫁后,从理智上把她归为和其他王家出嫁女一样的地位,并没有因为她嫁给了爵爷,而高过其他出嫁女。
吴秀才得知王家已经开宴,顿时火冒三丈。年前二十八的怠慢他事后是越想越生气,今日不等他到就开宴,是又一次怠慢他,他怎么能忍?
孰可忍孰不可忍,他不能再像二十八时那样退缩忍让,那样窝囊!
如果说二十八那天他是头一次遭遇怠慢没有经验,那么再经过了几天深思反省、认识深刻的情况下,王家人再次怠慢他他还无动于衷,可就是泥捏的了。当他没脾气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