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第一百零二章(1 / 2)
整个大连湖村都沸腾了。
几乎全村人都出动了,跟着传旨的队伍拥到了沈青山家院子外面,全程围观了沈家人接旨的全过程。
毕竟在大多数乡亲们的眼中,沈青山家也不过就是比他们这些泥腿子过得略好些而已。都是同样的出身,沈青山可是他们看着长大的,沈青山一家以往的苦和难,他们都一清二楚,沈家能一步步走到现在,也都是他们看着过来的。
可万万没想到就是这个过得比他们略好些的沈青山家,有一天竟然能接到圣旨。别说沈青山了,就是这清溪镇,这南阳县,又有几个人能有接到圣旨的一天呢?
圣旨啊,那代表着什么?
代表着沈青山一家从今以后就跟他们不一样了。
乡亲们听到消息以后,首先是吃惊,甚至还有恐慌的——那些觉得自己曾经得罪过沈青山家的人,可不是得恐慌吗,害怕沈家人抖起来了会报复自己。
可他们也不想想,就算没有圣旨的事儿,沈家若真想报复他们,也是易如反掌,只不过是懒得搭理他们罢了。
吃惊过后紧接着便是高兴了。这好处不是自己得的又有什么关系?虽然这圣旨跟他们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可是沈青山是他们大连湖的呀,谁家村里还有这么厉害的?他们与有荣焉呀,出去跟人侃大山说起来脸上也有光不是?
可最惊讶和开心的还是沈家人。
任沈青山再是个淡泊名利的人,这个时候也忍不住激动了。
他虽没了科考的念头,可他从小读的是四书五经,学的是圣人之道,受的是“习得文武艺,卖于帝王家”的教育,而此时接到了圣旨,受到了这个国家最高统治者的褒奖,又怎能不喜不自胜呢。
别说沈青山了,就连思宁这个曾经的现代人,也一样激动难抑。作为一个胸无大志的普通人,她无论如何也没想到竟还有得到这个王朝最高统治者褒奖的一天。
无论如何,这对沈家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也为沈家日后的生活增加了一些保障——在这个权力至上的时代,思宁经常会担心自家会不会有一天碰到惹不得的人而遭祸。
好在如今天下清明,百姓还算安居乐业,不公不平之事倒是不算多见。
接完了圣旨,送走了热情的乡亲,沈宋两家人和留下来的王家众人便把宣旨的钦差迎进了堂屋。
这钦差不是别人,正是好久没见的陆荣——这对沈宋两家人来说倒是意外之喜了。
至于跟陆荣一起来的内侍太监,则跟着这南阳的县令一起去了县里住着,陆荣可以在大连湖停留一晚,明日再赶到县城与他们会合了回京。
“陆兄你前阵子还有信来,当时怎么也没提一句圣旨的事儿?”
几个男人进了屋坐下,沈家人上了点心和茶水。陆荣一路赶来确是渴了,也不客气,放下先猛喝了几口水,缓了口气,这才有工夫回答宋涯的问题。
“这不是想要给沈兄一个惊喜嘛。”陆荣看着沈青山,笑眯眯地说。
沈青山的激动情绪还没平复过来,说话还有点不利索:“哈哈哈,确实是惊喜,辛苦陆兄跑一趟了。”
“哎,也是圣上知道我曾在这大连湖住过,和你们有些渊源,这才给我了这个体面,让我跑这一趟呢。怎能说是辛苦?明明是给我便利。”
在这天的饭桌上,陆荣才说出了这道圣旨的始末。
原来今年秋天,试种的棉花和玉米都丰收了,司农部的官员们亲自验证过以后,终于确定这玉米是一种生长周期短,且产量很高的新型粮食,这对整个国家来说意味着什么,是不言而喻的。
皇帝极为高兴,还特地让御膳房按照沈家给的方子,把玉米的几种吃法都做了出来,直接在朝堂上分给了文武百官尝鲜,并让人大量收集这两样种子,决定在全国范围内推广种植。
既然已经试种成功,并决定推广种植了,那么接下来自然该是论功行赏的时候了。
陆荣这个上报者自然是少不了升官发财的,因为他除了是上报人之外,这两种种子到思宁手里的过程,也都和陆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而这两样东西的实际种植者则更是要赏了。结合陆荣所说的沈家的情况,几位重臣商议了一番,于是便有了这道圣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