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第 56 章(2 / 2)
不止江嘉文惊讶,就连安谨捏着杯子不动作,愣愣的看着他。
从安明诚那双漆黑如墨的眼里,江嘉文莫名的感觉看到了自己年轻的时候,看到他与夫人相爱时的誓言。
“小公子说的对!”突然的,江嘉文怅然若失的叹了一句:“是我着相了,既然安公子有自己的想法。那还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的,就是不知道谁家的姑娘那么幸运,可以嫁入这样一个家了。”
说完,他又恢复了之前的样子,和安谨说起了城中书院的事。
“广元府里书香不盛,纵使我在这里为官多年也不过是扶持了些快要倒闭的书肆。这要是想走科举拜名师,我倒是可以替你们引荐。”
说起这个江嘉文也是心中一痛。他在这里为官近十年,从县丞做到知府。除了江家的原因外,与他自身的能力也是分不开的。
而那么多年的付出,早已经让他把这里当成了自己的家乡。看到自己的家乡那么落后,自己在这方面的治理完全没有用,说不伤心那是假的。但是实事求是,江嘉文也只能忍痛给他们推荐了其他州府的学院。
国子监、常山书院、耀升书院、清河书院、九州书院。
除却国子监是可以靠举荐和荫萌进入外,其余的四个书院全是一个名额千金难求。
当然能在大齐有这样的地位,也是因为每年的状元探花和榜眼几乎都是从这几个书院出来的。而岭南,每年能中秀才都是屈指可数,更别提其他的了。
“先谢过大人的好意了!只是现在他们都才开始开蒙,不知道天赋如何,所以我想等到时候在看看。”安谨沉吟了一会,先是谢过他的好意,接着又说:“要是是吃这碗饭的再麻烦您也不迟,要是是个愚笨的,怕是要丢了您和广元府的脸面了。”
安谨这话说的是倒是在理,于公于私都让江嘉文满意。
他敲了敲桌子点点头,话音一转道:“既然你这样说了,那就等等再看吧!不过等来年开学了,你倒是可以拿我的拜帖到广元书院去,那里给你们家两个小的开开蒙还是可以的。”
说着便让候在一边的江华去拿了两张拜帖过来给安谨。
安谨起身接过拜帖,心里还挺感激的,所以犹豫了一下最后还是问他:“大人为什么说为官多年也只是扶持了些快要倒闭的书肆?想要书香盛行不应该是多开书院吗?”
“这里的人多不读书,读书的也不爱买书,书肆自然是撑不下去。”江嘉文苦笑了声,继续道:“至于书院,这偌大的广元府里只有三个学堂和一个书院,但就是这么几个地方也常常招不到学生。所以多开书院又有什么用呢?更别说那些稍微有点成绩的学生也都到别的地方去了,就连夫子也是走了不少。”
这样一说安谨就了解了。这就跟现在抢生源和抢老师一样,好的学生好的老师到哪里都是抢手货,好的学校也是让人趋之若鹜。这三者一循环,几乎就是越来越好强上加强。
至于像广元府这样的情况,没有老师没有学生也没有名声,自然会越来越差。再听江嘉文这话,安谨丝毫不怀疑要是再这样下去,估计最后的几所学堂也保不住。
而这一切归根到底还是没有学生,有了学生夫子才会有工作,有了学生书院才有振兴的希望。而为什么会没有学生,安谨不由得想起了王家村里五六岁的孩子就要上山打猪草的事。
所以说到底,还是钱闹的。
“大人,我觉得这一切都是因为百姓没有和这个能力,而不是他们不想。”安谨思索了一会,把自己的猜测告诉了江嘉文,并在最后加上了那一句至理名言: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公子说的有道理!”江嘉文激动了拍起了桌子,起身踱步问道:“所以我给钱给书肆书院是没有用的,需要让百姓有余钱了才可以让他们来读书是吗?”
“现在上学需要的费用不是一般家庭承担的起,来上学的人自然是少了。若是大人可以解决这个问题,想来还是有很多人愿意来读书的。就算考不了功名,能识文断字的人也会多些,到时候一批带一批。好学的风气也许就可以带过来了。”安谨交叠着双手,不敢说那些有别于这个时代的话,只是在后面暗搓搓的提示着。
而这些其实江嘉文也是知道的,只是他的重心一直没有放在这里才会忽略掉。所以经过安谨怎么一提醒,他以往的想法便又浮现了出来。
看得出他没有和自己谈话的兴趣,安谨喝了完杯子里的茶便起身向他告辞了。
“怠慢公子了!”恨不得立刻就赶回书房的江嘉文尴尬的笑了笑,说道:“等下一次有机会,我在盛情款待公子。”
“大人为民劳心是我们的福气,哪里是怠慢了?”安谨笑着回了一句,婉拒了他让江华送他们的提议,带着安明诚两个人又慢悠悠的走了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