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8章(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穿越之沈王爷 !
自己的心头肉跑了,李柏寒浑身不自在了好些日子,才适应了沈和熙不在身边的生活,以前他也是不喜欢进宫,但知道他在永安城内,李柏寒虽心里念着但总感觉人在身边,他倒是没感觉什么不适。
可现在人这一走,他心里空落落的,整日里也没什么精神,甚至有的时候连太皇太后都懒的应付,整日里让把自己埋在奏折里。
年已经过去好久了,太皇太后没事就过来探他口风,到底什么时候立后。他的帝君都跑了还立什么啊,李柏寒就把他父皇拉出来当挡箭牌,说是等他父皇的身体好些了在立后也不晚,他现在还年轻,不着急。
李嘉悠自从知道沈云平不是先帝的儿子后,也就不反对李柏寒和沈和熙在一起。他这个做父亲的这么失败,实在是也没有什么脸面去反对儿子。在说他和柳青雷这大半辈子,皆因这皇位他们差点就错过了,他不希望自己儿子在婚姻或者感情上跟自己一样,等到人到中年,才后悔那些浪费掉时间。
当了太上皇的李嘉悠,连续好多日都在御书房看李柏寒处理朝政,刚开始他还怕,他这个没经过正统教育的儿子,没办法处理好朝政。谁知,他去了御书房几日,竟然发现他这个儿子做事不错,那些他都感觉头痛的事情,到了他手里都变的容易起来。难道他这个儿子生来就是当皇帝料。
天蒙蒙亮,李嘉悠准时醒来,他当了这么多年皇帝,生物钟早已经习惯了。他轻手轻脚的准备下床,穿衣服,刚一条腿迈过柳青雷的身子,还没翻下床,突然被子里的人一个翻身就把他压了回去。
“雷哥别闹,我要起来洗漱。”李嘉悠无奈的说道。
“你都是太上皇了,又不用上早朝,起这么早做什么。”柳青雷手上力气大的很,李嘉悠推都推不开他。
“我去看看寒儿,他刚开始接触政务,我帮他在旁边看着点,别被那些老家伙欺负了。”李嘉悠说道。
“这些天你不是都看见了,他手段可厉害着呢,不用你操心。”柳青雷说着就要扒李嘉悠的衣服“你到是应该多关心一下我,我们好不容易现在能在一起了,你是不是应该好好补偿一下这些年来欠我的。”
“我,我欠你什么了,起来。”李嘉悠心虚的说道。现在后宫里还有好几位太妃呢,还有那些被他宠幸过的妃嫔现在可都还在后宫呆着。
“你还敢问我?”柳青雷轻笑,手上动作不减,眨眼的功夫,李嘉悠已经被扒光了拖进被子,他倒是要好好跟他说道说道,他到底欠了他什么。
早晨散了朝,李柏寒留了几位大臣在御书房议事,说了会话,他突然问道身旁的寒紫“我父皇,今天怎么没来。”
寒紫小声的在李柏寒耳旁耳语了几句,他唇角微微翘起说道“给父皇送些补身的药膳过去,那么一大把年纪了也不怕伤着。”
李柏寒不待见李嘉悠,但在看柳青雷的面子上,也不会对他太过冷漠,最少面子上总的过的去。多少年寒的心,可不是李嘉悠一个示好就能暖起来的。
李柏寒一直在朝中都有自己的心腹,以前都是暗着来,现在自己当了皇帝,就不用躲躲闪闪了,直接把自己的人提了上来。今日来御书房的人都是他的亲信。
左相朱庆手里拿了折子,让太监给呈了上去,说道“皇上,马上就要进入雨季了,荣华江江南段,每年都会发洪水,我们要早作安排啊。”
“嗯,这事我已经派人去处理了,这荣华江是个大隐患,每年上百万两的银子丢进去,该发洪水还是发洪水,我看下面那些治水的官员,要好好敲打一下了。”李柏寒面无表情的说道,心里却是想着,他家熙儿这会应该快到敦良府了吧,这次他给了他那么多能工巧匠,也不知道他会在敦良府做出什么业绩了,好期待啊。
“微臣会彻查往年治水款项的去向。”左相朱庆说道。
“往年的随便查一查就好,今年的你可得找个信得过的人盯着,打了这么多年的仗国库空虚,我可没多余的银子在赈灾了。”李柏寒说道。
刚刚经历了战祸的青木国百废待兴,李柏寒可以说忙的一个头两个大,一边要想着怎么振兴青木,一边还要费劲心思和朝臣较量,虽然累,但李柏寒却乐死不疲。不得不说他相比李嘉悠来说,真的更适合当一个皇帝,不管是魄力还是手段,李嘉悠拍马也赶不上李柏寒。
在说刚刚回到敦良城的沈和熙,这一路走来,他看的是那一个心塞,当初和雪国在敦良府交战多次,整个敦良府除了敦良城好好的外,几乎每个村镇都受到了战祸的波及,好多村落人去楼空,只剩下一片废墟。
这次他回来,从永安城带来不少难民,这些废弃的村落就成了他们的落脚之处。江云办事效率一向比较快,沈和熙带来的难民刚进敦良府地界,就开始有人过来领人。
一个村子按照户为单位,一般会安排两百户人,然后在配几十个散户,安排一个代理村长或者里长管理,他们在这里任职一年,等农户安定下来,村长的人选由他们自己决定。土地的划分也是由村长统一安排,如果有农户感觉村长安排不合理,可以去找他的上一级里长申诉,如果里长的绝定还不满意,可以写密名信直接到王府,王府这边会有人专门看这些信件。
沈和熙带着人一路走到敦良城,他带来的难民基本已经安置的差不多了。
“江云,现在敦良府面积又大了不少,你还得忙碌些日子,给那些雪国俘虏安排个村镇,我这路修的差不多了,可养不起这么多人啊。”当初两国交战,沈和熙这边可接手了不少雪国俘虏,也就是这批人,加快了那条山中商路的修缮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