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节 盐业大亨(2 / 2)
然而,甄尧等人却并不知晓,蔡吉的野心并不止如此。后世的银行家曾言,“信用乃银行生存之本。”这句话同样适用于一个国家,一个势力。一手握着粮袋,一手托着盐罐的蔡吉在拥有生存之本后,自然是要向更高的目标冲击。却见她环视了一下在场的宾客,悠然笑道,“既然诸君如此信任本府,不知对此物有何看法?”
言罢蔡吉向堂下的塞鲁班使了个眼色。会意的赛鲁班见状,立马会意地让身后的小厮将托着朱红色的漆盘向众人展示道,“诸位郎君请看,此乃吾家主公新铸的五铢钱。”
甄尧等人闻言探头一瞧,果见朱红的漆盘上摆放着数枚黄橙橙的钱币。从外观上来看,此钱外圆内方,正面用篆字铸出“五铢”二字,背面则是“东莱”二字。同普通的汉五铢不同,此钱呈金黄色,显然不青铜所铸。却见铜鞮侯夏侯桓捻起一枚钱币,瞪大着眼睛惊呼道使君真乃天下首富,竟用赤金铸五铢”
哪知蔡吉却不以为然地摆了摆手道,“铜鞮侯误会也。此非赤金,而是黄铜。”
“黄铜?铜怎会是此等色泽?”铜鞮侯一脸诧异地望着蔡吉,显然有些不这世上竟有在色泽上如此接近黄金的金属。若非碍于身份,他早就将手中的铜币咬一口以辨真伪了。
原来汉代所说的“黄铜”并非后世意义上的铜锌合金,而是指黄铜矿。后世有人讹传汉朝人黄金黄铜不分是无根据的。因为汉庭设有专门负责金矿开采的金官,和铜矿开采的铜官。至于铜锌合金,依照原来的历史轨迹,则该是明朝的技术。不过既然蔡吉穿越到了汉末,那铜锌合成黄铜便不再是超时空的技术了。
“此钱由开物司以秘法铸造而成。所用物料确为铜。黄铜比真金硬,一试便知。”蔡吉坦诚道。至于她所说的开物司,塞鲁班、段融两人负责的一个专门研发技术的部门。“开物”指人开发万物。取材于,《系辞传》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
铜鞮侯与甄尧都出身世家饱览群书,一听“开物”二字便知这司是负责的了。而王翰则是个大老粗,却见他一拍大腿,兴奋地大笑道,“比真金硬又如何。这世上有几人见过真金?使君已得点石成金秘术也”
“王郎君此言差矣。东莱以信为本,方能有今日之成就。本府又怎能欺骗天下人。”蔡吉连连摇头道。
王翰见蔡吉如此表态,虽心痒难耐,却也只能无奈地附和道,“使君真君子也”
蔡吉当然不是君子。以黄铜冒充金子或许能占一两次便宜,但付出的代价则是苦心经营的金融信用崩溃。更何况蔡吉接下来的计划所能赚取的利润远高于造假黄巾。事实上,蔡吉之所以采用黄铜铸钱,主要是为了防伪。在铸币流通时代,“劣币驱逐良币”无疑是件让统治者胆战心惊的事。所谓“劣币驱逐良币”是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法定比价不变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收藏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
例如,秦朝灭亡后,西汉初期仍使用秦制半两钱,由于允许民间私铸,钱制较乱,以致出现重仅一克的荚钱。民间还出现剪边半两,也就是一些投机商将秦制的半两,用剪刀剪下一圈,七到八个半两,就可剪下一个半两的青铜,用剪下的铜再铸半两,这样以来,导致货币失衡,即“劣币驱逐良币”。当时吕后问题后,积极着手币制改革,为了防止剪边,在方孔圆钱的基础上,又增加了围边,定五铢为计重单位,这才有了延续两汉的“汉五铢”。不过,由于之前董卓以国家的名义肆意烂铸劣质小钱,彻底破坏了汉五铢的信用。而后各个诸侯又各自为阵,各铸各的铜钱,使得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愈演愈烈。损失惨重的百姓纷纷放弃那些五花八门的铜钱,转而退回以货易货的原始状态。最终导致各家诸侯征税也只收粮食、食盐、布匹等实物。
正是鉴于这种局势,蔡吉才不得以使用黄铜铸新钱,以求重建信用货币。至少眼前的“东莱五铢”在外观和材质上都与青铜质地的汉五铢有着明显的区别。那些投机商一时半会儿还无法掌握仿制技术。
于是在声明了一番绝不造假黄金的原则之后,蔡吉便向众人正色道,“本府已决定自明年开春起,本府所辖府县民间只许以‘东莱五铢’交易。青铜五铢、金、银等钱币,需按市价兑换成东莱五铢方能使用。东莱五铢均由州府铸造,私铸者,斩无赦往后州牧府每发一吊东莱五铢,便用其中半吊东莱五铢购进粮草、布匹、食盐等物资,另半吊钱输入市场发往民间。无论何人若持东莱五铢,在商铺中买不到物资,均可在州仓按官价换取定量物资。”
蔡吉话音刚落,只听哐嘡一声,坐在甄尧身旁的司马欣手一抖将耳杯掉在了地上。(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网()订阅,打赏,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是 由】.
div>
baidu_clb_lt_id = "519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