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君乃亡国之君,臣乃亡国之臣(1 / 2)
片刻后,孔子做出了一个艰难的决定:“仲由,你去调动君子营,做好接手京城、镇压京营、勇士营动乱的准备。”
“赐,你去调动新儒家的骨干力量,做好包围皇宫的准备,务必不得放出任何一人。另外,持我信物,让正在领悟我儒家奥义的二十六位无漏境大儒做好动手的准备。”
“而为师,则是亲自前往皇宫,发动政变,控制中枢,做一个世人不耻的——乱世之奸雄!”
说到这里,孔子开始整理自己的衣裳、帽子,作为一个君子,一定要时刻注意自己的外形、样貌,要符合礼制!
即使是即将谋逆之时,也要有仪式感!
就在孔子很有仪式感的整理内务的时候,皇宫之内,朝堂之上,却诡异的陷入了沉默之中。
崇祯询问众臣,闯军即将兵临城下,该怎么办?
有的大臣说,需要加固军备,固守待援。有的大臣说,应该立即号召边军勤王,让吴三桂加快速度,赶紧回来保卫京城。还有的大臣说,李闯号称百万大军,但并没有固定的根据地,只需固守待援,三月之后,必可不战而胜。
但却始终没有哪位大臣的想法,是崇祯想要的!
崇祯想要做什么?
他想要迁都!
他想要南迁南京!
在场的官员们,哪一个不是人精?他们都清楚崇祯的想法,但就是不愿意说出来。
李闯来了,朝廷打不过,然后就建议皇帝迁都,这不是避战吗?因为敌人强大,所以我们就要放弃都城跑路,这种行为,是极其政治不正确的!
大明朝历代以来,号称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当年朱棣迁都北京之时,用的就是这个理由。
土木堡之变的时候,京城也曾经很是危险,可最终朝廷上下,不还是咬着牙扛了下去,没有迁都。
如今若是有人敢提出迁都,那这个人就死定了!
一开始的时候,大家伙儿为了逃命,会不计较此事。但是到了南京之后,一定会把这个人弹劾到死。
还不止这些,如果光是死自己一个人就能改变大明朝的未来,那么也不是没有大臣愿意这么做。
虽然大明朝很是腐朽,但文官群体实在是太大了,总有个别忠义之士,愿意为了大明牺牲自己。
然而,如果牺牲的不仅仅是自己呢?
死了之后,还要被扣上帽子,诸如贪生怕死,祸国奸臣,这样的名声,谁想要?不仅仅自己不得好死,子孙后代都别想有好的前途了!
所以,尽管有个别忠义之士想要勇敢的站出来,提出迁都的建议,但反复思索许久,还是沉默不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