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章 各取所需(2 / 2)
先劾瑞麟“不学无术”。比如,广州米价大涨,瑞麟问幕僚是何缘故?幕僚回答:“市侩居奇。”瑞麟听得“市侩”二字,问道:“‘四怪’?那都是谁呀?”
再劾瑞麟“任用私人,卖缺纳贿,无所顾忌”。折子里,蒋益沣指名点姓,谓瑞麟将总督府的公事都交给一个叫徐灏的幕僚把持,自己不理公事,一门心思,全放在讲究饮馔,以及和家中女佣胡天胡地上面了。
折子里还有一句话,指斥瑞麟“以暗庸为宽厚,以推卸为能事”。慈禧记性很好,觉得这句话在哪里见过的,叫人去查以前的“折底”,果然,当初左宗棠为高连升部不得入粤事,攻劾粤员,就说了这么一句话。
当时的两广总督是瑞麟,广东巡抚是郭嵩焘,左宗棠一笔将两个人同时扫了进来。但明眼人都看得出,以郭嵩焘任事之猛,怎么可能“宽厚”、“推卸”?这两句话,明白是打瑞麟的。
蒋益沣借了老上司的嘴,再喷瑞麟一脸唾沫星子。
看完了瑞、蒋两人的折子,慈禧头疼了。
理智告诉慈禧,这个案子,蒋益沣有理,瑞麟无理,但她却不能不维持瑞麟,原因,前文已经交代过了。
一来,李鸿章取代官文为湖广总督之后,瑞麟乃为天下总督中硕果仅存的旗人,这个点缀,无论如何也得保住。而朝廷的夹袋中,有资格出任总督位子的旗人,只有比瑞麟更糊涂、更无能。所以,一动不如已一静,还是瑞麟好了。
二来,瑞麟于她有恩。
你对我好,我就要对你好;你对别人好不好,你是怎么样的一个人,不关我事。
这是慈禧的死穴。
慈禧烦恼地叹了一口气,怎么办呢?总不成真的办成黑白颠倒?
瑞麟这个奴才,实在不省心!
突然间,她眼睛一亮:广东巡抚这个位子,“他”也在盯着哦。
她的念头飞快地转着:甘肃也不设巡抚,由陕甘总督兼巡抚事,现在军兴,左宗棠这个陕甘总督未必有足够的兴趣、精力放在民政上……还有,四川也不设巡抚,总督骆秉章病故之后,四川总督这个缺一直空着,那么……好,跟“他”做笔“交易”!
督抚相互攻讦,朝廷当然要派大员查办。河道总督吴棠接到上谕:驰赴广东,秉公查办。
这是比较少见的安排。地方开府建牙的督抚之间,相互参揭,朝廷惯例是派京中大佬查办的。就算派地方大员查办,也必是曾国藩、李鸿章这类身上带着“大学士”衔头的,不然威信不够。
现在派了吴棠,明白内情的人晓得,不管案子查成什么样,对查案的钦差,肯定是要有所安排了。
而吴棠和圣母皇太后的渊源,朝野上下,早已是公开的秘密。
河道总督虽然也叫“总督”,入息亦十分丰厚,可这个位和实管一省几省的总督毕竟不能比,慈禧很想提拔吴棠更上层楼,只是吴棠才具普通,操守可议,合适的机会可不好找。
左宗棠由闽浙总督北调陕甘,慈禧曾想由吴棠来接左宗棠的缺,可是吴棠自己却颇为别扭。因为闽浙总督虽然管辖福建、浙江两省,但浙省富,闽省穷,而总督府驻福州。浙江巡抚是刘郇膏,那是什么背景?吴棠自知手根本伸不过去。福建地方本来就苦,全省最重要的一项政务——船政,又插不上手。所以,闽浙这个总督,在吴棠眼里,还不如他的河道总督呢。
因此,这个事也就搁下来了。
现在,总算有了一个好机会!
吴棠到了广州,装模作样地查了一番,然后如此上报朝廷:
“蒋益沣久历戎行,初膺疆寄,到粤东以后,极思整顿地方,兴利除弊;惟少年血性,勇于任事,凡事但察其当然,而不免径情直遂,以致提支用款,核发勇粮及与督臣商酌之事,未能推求例案,请交部议处。”
吏部苦笑,瞧吴仲宣这话说的,人家蒋芗泉又是“兴利除弊”,又是“勇于任事”,我们该怎么“议处”呢?
最后拟了四个字出来:“平级调用”。
调哪里呢?“西北军兴,置甘肃巡抚,驻兰州,着蒋益沣赴其任,帮办西征军务”。嗯,给老上司打下手,这不是人地两宜,皆大欢喜吗?
广东巡抚谁接呢?丁世杰。
吴棠去哪呢?“调补四川总督”。
各取所需。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