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之我是大明星 > 第七百六十六章 打擂台

第七百六十六章 打擂台(2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她被偏执大佬宠在心尖顾安西薄熙尘 齐天大魔猴 小说主人公宋楚颐晏长晴 万界无极 无敌战神杨天林雪 天工 宋楚颐晏长晴小说叫什么 罗天堑顾伊人 王牌觉醒 真灵之门

原版《功夫之王》单论情节,其实还是不错的,这个题材如果放在十年前,由香江班底制作,肯定很令人期待。

可是偏偏放在十年后,由“半桶水”的美国佬来拍,就有些“夕阳红”的味道了。

严格意义上来说,原版的《功夫之王》其实就是美国编导鼓捣出来的,一部面向海外的“功夫爱好者”们拍的娱乐片。

而国外那些自称中国功夫电影爱好者的FANS,基本不区分武侠与功夫,也不区分飞檐走壁与拳拳到肉,“佛山无影脚”与“如来神掌”对他们来说是一样神奇。

对于“中国功夫”而言,除了李小龙,没有比李连洁和程龙更具有代表性的“符号”了,但如何将这两个符号放到一部电影中,角色的正邪、故事的时代、对于“中国功夫”的代表性、交手的时机、场合、招数等等,都得考虑清楚。

除了这些功夫片都应该重点考虑的要素没有捋清楚之外,整部电影的其他方面,也不能让人满意,特别是CG特效,无时无刻都突显着五毛属性。

比如,片头孙悟空“挑逗”一群喽啰的场景就很令人泄气,山头与云海都很明显地看出“布景”的味道来。

这也就算了,CG特效是一家韩国公司做的,棒子们的水平也就那样了,可问题是神通广大的孙大圣对付这帮小喽啰,一没有表现出“横扫千军”的牛B风采,二也没有表现出那种“戏弄”的趣味。

尤其是那几个表现出“猴子意味”的动作,不知是因为李连洁不熟悉猴拳、还是因为那个巨失败的“大圣妆”的缘故,反正是“雷”得要命,观众们在看的时候,估计百分之九十九都马上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至于万众瞩目、被各大媒体幻想得天花乱坠的“巨星对决”,也非常简陋。程龙的确是使了“醉拳”,但比起《醉拳1&2》中的酣畅淋漓来,《功夫之王》中连招式的完整性都谈不上。

可能是出于减轻体能消耗的考虑,许多高难度的腰马动作都取消了,剩下的只是用手势和腿脚做些花招。

李连洁的古装招式,向来以潇洒舒展著称,很遗憾在这部戏中完全体会不到,只看到一味斗狠式的猛攻,除了打与被打,就没有任何让人惊艳的“妙招”了。

从个角度来看,对这部电影期待万分的功夫迷们其实挺可怜的,尤其是那些国外的功夫迷就更加可怜了,他们既难以在认识上真正体会到中国功夫的精深,又在感官上分不清银幕上拳脚的花招与敷衍。

也许,的确没必要要求已经功成名就的两位动作巨星“有所突破”,但即使是以“守成”的眼光来看,影片对于中国功夫片一些“符号”元素的表现,也是不充分的。

虽说媒体上不少观众反映片中李连洁显得比程龙厉害,但事实上,反倒是李连洁的优势没有表现出来。

在以往的银幕形象上,无论是古装还是现代,李连洁始终比程龙更有“静若处子、动如脱兔”的气质,这种气质最形象地表现为他的经典POSE。

李连洁之前所扮演的经典形象,都有一个让观众印象非常深刻的POSE,这种静态的、绝对拉风的造型,不仅突出了李连洁本身的帅气,还借助POSE与动态动作之间的停顿与转换,突出一种武学上“收放自如”的修养,这种修养,是李连洁迥异于其他动作演员的特质。

但是很遗憾,这种特质在《功夫之王》中看不到。

电影单单刻画了李连洁沉默寡言、言出必精这一点,却忘了给老李设计一个绝对拉风的POSE。

这样李连洁在片中的形象就缺乏一个贯穿始终的核心印象,仿佛真的只是一根猴毛,最后也随着猴毛一起飘飞消失了。

相对应的,程龙的语言与肢体幽默对西方编导而言更容易掌握,所以程龙的形象还算是比较饱满的。

电影中为了加强李连洁“冷幽默”的效果,甚至想出“撒尿成雨”这招来,无论从哪方面看,都有些突兀。

说到底,《功夫之王》的最大问题,其实是节奏,动作场景的节奏与影片整体的节奏,都存在单调、分散和缺乏起伏的毛病。

体现在动作场景中,最恶俗的一点,就是慢镜头的滥用,导演的用意,可能是为了表现出中国功夫每一个动作都是很美,很神奇。

但是,过多的慢镜头,而且表现的都是那些没什么了不起的动作,不仅显得很累赘,而且在功夫迷心目中降低了档次。

另外,在正常镜头与慢镜头之间转换的时机方面,影片也做得非常奇怪,它不是制造期待与紧张,而是起到舒缓神经的作用。但问题是尼玛这是一部功夫片啊,如果动作镜头的节奏不是让人手心里捏把汗、而是让人让人的思维出现突然迟钝的效果的话,基本上是失败的。

在电影的整体把握上,编导也体现出希望囊括一切的野心,神话、剑侠、拳脚一起上,穿越、拜师、复仇、浪漫、寻宝一起来。

这个故事,鲜明地表现出“拼凑”的特性,也就是说,编导是先把脑海中要表现的东东一股脑倒在台面上,然后再费尽心思地寻找贯通的线索,而不是先有个中心故事,然后再看这中间可以包含哪些更丰富的元素。

两种编剧方式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差别不大,但给人的感受、特别是在感受的自然性上,是有很大不同的。

前者或多或少有些“拉郎配”的生硬,后者则往往有“无心插柳”的惊喜。

毫不奇怪的,《功夫之王》从最初的创意、到中间的实施,都脱不了“应景”和“拼凑”的痕迹,最后结果表现出“眉毛胡子一把抓”的状态,也就不难理解了。

简单来说,这部电影给观众,尤其是中国观众的感觉就是乱七八糟,的确,这部电影的卡司绝对惊人,但是李连洁打程龙,感觉就像关公战秦琼,不过好莱坞历来不按套路打,异形和铁血战士就已经你来我往好几回合了,“很黄”做不到,那就往“很暴力”上靠,这是电影产业颠扑不破的真理。

在国外不讨喜,在国内也是骂声一片,这就是原版《功夫之王》所遭遇到的真实状况,中国观众对《功夫之王》的诟病,最集中的就在于片中对中国文化符号的异化上,美猴王大闹蟠桃会的故事,跟少林寺默僧、耍醉拳的游侠、扔飞镖的小姑娘杂糅在了一起,再以一个美国青年的经历勾连在一起,并且通过金箍棒的传说,搞成了决战紫金之巅的大杂烩,未免让中国观众们觉得牛头不对马嘴。

所以,观众们看到李连洁还是当年《少林寺》的和尚造型,程龙又提起了《醉拳》里的酒缸,两人甚至大练螳螂拳和蛇形刁手,基本上就是对二人成名作的一次温习。

而且,两人加在一起的表现机会并不多,对手戏那就更是少之又少,程龙在片中撑起了插科打诨、挤眉弄眼的角色,李连洁开始的正襟危坐和后面的孙悟空表情,形成了鲜明对比。

虽然两个已渐苍老的男人,依然还在拼命的打斗,一招一式也尽显大家风范,但是观众看起来怎么就不是那么的过瘾,总会让人觉得有廉颇老矣的感觉

最让人难以忍受的是,那群美国佬竟然胆大包天的戏弄起了无数中国人心目当中的偶像英雄孙悟空,李连洁饰演的孙悟空是令人失望的,因为绝大多数的中国人小时候都看过章老师的孙悟空,后面的美猴王就都成了鸡肋,特别是张卫建的版本,简直不忍卒睹。

李连洁的孙悟空,好吧!那就是个逗比!

最后就是刘亦非,她片中演的就是一个涉世未深、充满仇恨的小姑娘,除了在片中和小男孩儿眉目传情一下,还真不知道还能起到什么其他作用,难道只是为这部肌肉电影增加的一个女性柔美角色,让观众们看起来不会那么的乏味。

只可惜夹在两大功夫巨星中间,能够留给神仙姐姐表现的机会实在是太少了,别说是和两大功夫巨星飙戏,就是李兵兵饰演的白发魔女都能分分钟碾压她。

影片的故事性就更不用提了,绝对是中国人看着糊涂,外国人看不明白的“奇幻”电影,正所谓的西式中餐,看起来配料都是中国的,可尝起来却怎么都没有中国味。

所以,这只是一部按照洋人审美标准定制的中国式电影,抛掉表面的浮华过后,中国观众能体味只剩下菜里的原始配料。

现在陈锦飞要拿着这么一锅谁吃着都不觉得香的大杂烩来跟着宋铮PK,好吧!有信心是好事,但是首先还是找个靠谱的编剧,至少能攒出一部能让人看着觉得通顺的电影。

陈锦飞是个说干就干的人,当即就让在美国分公司的负责人联系上了哥伦比亚公司,本来狮门影业才是他印象当中的最佳合作者,但是,人家已经有了宋铮的电影了,自然不可能自家上演内斗,而之前成功运作了《飓风营救》自然就成了他的最佳选择。

哥伦比亚公司的CEO也没想到幸福来的这么突然,一个中国来的傻大款,突然要求合作,人家自行投资制作,程龙,李连洁联袂主演的大卡司,他们要做的只是给这部电影的拍摄工作提供支持,另外再给电影冠上一个好莱坞制造的名号。

至于对方提出的女主角刘亦非,很自然的被忽略掉了,有了程龙和李连洁这两位在好莱坞都打出了名头的功夫巨星,谁在乎金主往里面添加一点儿私料的行为啊!

于是,就在宋铮还在修改剧本的时候,新片在暑期档的竞争对手横空出世了,当然,就算是他知道了,也不会放在心上,一部大杂烩电影,还不足以影响到《真实的谎言》票房成绩。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龙尸惊闻录 宠物小精灵之拂晓 火影之大魔王 漫游电影世界 无限世界的二次元 吞食者 都市之绝色妖皇 我的鬼尸新娘 影殇杀君 我的女友是千年女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