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红薯大丰收(2 / 2)
<p>现在的平里堡跟以前已经不大一样了。</p>
<p>自从秦翼明设立了奖励政策后,这些奖励政策可以说已经成功地诱导了大家的风气,在平里堡的任何角落,你都可能看到有人在举石锁,有人在练习弓箭,而且平里堡的武备也慢慢地建立了起来,刚开始秦翼明花钱买了一些武器装备,现在又自己建了有一定规模的铁匠铺子,里面有十几个铁匠师父,日夜地敲打着,锻造着刀剑,而士兵的训练也初有成效,现在秦翼明有盾牌营五十人,弓箭营两百人,长枪营勉强能够算到两百人。</p>
<p>就这么点人,可是装备还是不够,说到底还是缺钱,自己的家底也已经花光了,现在靠那个活佛自己又弄了六万两,可是这六万两他是准备在平里堡创立供销社的,这个供销社专门买卖平里堡内人员的一切生活所需,而且还有借贷功能等等,只要他把这个供销社做好了,以后军户们就不会被外面的奸商和高利贷们盘剥了,他要将平里堡打造成一个小型社会。</p>
<p>到了番薯成熟的时候了,整个平里堡的人都很期待破土的那一天,因为秦翼明跟他们说过,番薯的产量非常的惊人,以后他们就不需要挨饿了,他们相信秦翼明,只要是秦翼明说的话,他们都信,因为秦翼明没有让他们失望过。</p>
<p>其实秦翼明心里没有底,要说这番薯种植,他是知道的,后世自己经常去爷爷奶奶家生活,小时候自己就亲自种植过红薯,他分明记得春雨的时候,自己的爷爷会带着斗笠去山坡上割那些红薯的藤曼回来,然后爷爷和奶奶会把那些长长的藤条再次剪断为数节,然后趁着雨水栽种到泥土里,可是大明这个时候还没有这个技术。</p>
<p>纵观历史,其实大明比后来的清朝要富裕很多,全世界四分之三的白银都流入了大明,富裕程度可想而知,但是就人口而言,大明最高峰时期的人口也就在一个亿左右,可是清朝的人口高峰期有四个亿,这足以说明清朝的时候,农业有了进步,或许这种种红薯的技巧,是在清朝的时候才被农民们发明并流传开来。</p>
<p>丰收的日子终于来了。</p>
<p>秦翼明带着众人,跟着军户们一起来到了番薯地,这是一块山坡上的旱地,他们都看着农户们拿着锄头挖土,松了土后,那农户用手去爬开泥土,掰出来五六个红薯,有的藤条下面更多。</p>
<p>“丰收啊,这么多的番薯,而且个头还这么大!”那满脸皱纹,皮肤黝黑的老农,捧着手上带着泥土的红薯在颤抖,他手里捧着的不仅仅是红薯,更是一家人的命脉,一家人的希望。</p>
<p>一亩地被挖完了过后,红薯堆成了一座小山似的,最后过秤,这一亩地足足有十石,比较稻谷的产量,提高了五倍不止。不过可惜的是,因为今年的红薯种子有限,加上很多农户内心的胆怯,因此种植的总量不是很高,但是这丝毫不影响秦翼明内心的兴奋,单就这些红薯,就够他们卫所的人吃上一年的了。</p>
<p>“这么多,这么多!太不可思议了!”杨九一看着那小山一样的番薯,震惊无比,他非常清楚,大明卫所之所以败坏到今天这个地步,是因为什么!</p>
<p>“杨百户,我厉害不?这么多粮食啊,以后咱们卫所不会有人饿死了!”秦翼明洋洋得意,要说他的目标肯定不是带领手下的兄弟们达到温饱的水平,那也太低能了,好歹他也是来至后世的人,不过什么都要一步一步来,一口吃不成一个大胖子,按照伟人说的,深挖洞,广集粮!</p>
<p>杨百户已然是一副冷酷的面孔,看不出什么表情,不过内心的震撼,还是在瞳孔里表现出来了。</p>
<p>接下来农户们最关心的就是卫所收粮的问题了,按照大明的卫所制度,属于卫所的田亩,是不需要向朝廷缴纳粮税的,军户们留存十二石口粮,其余都归卫所自用。</p>
<p>秦翼明也没有随意的更改这个比例,粮食更多的由自己支配,他就有更多的手段来统治卫所的军户们。</p>
<p>收上来粮食后,他首先就公布了一条:凡是家里能够养一匹马的军户,两个月奖励口粮一石!</p>
<p>军户们很多都开始动起了心思。</p>
<p>因为大丰收,秦翼明毫不吝啬地弄了个大型的庆功会,让那些农户们载歌载舞,表达自己的愉悦心情,更重要的是要提高他们的集体意识。</p>
<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