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十五章:惟愿死西域(1 / 2)
“既然没有什么违法乱纪之事,足下又怕什么呢?难道有不法之徒以死相威胁?”
秦晋这就是揣着明白装糊涂,闵修文是因为搅合进夏元吉与第五琦的派系中,现在不想被强势回归的韦见素清洗,很明显他的恩主在这个时候并不打算出手相助,便只能铤而走险到神武军中军来碰碰运气了。
这个闵修文倒是个十足的赌徒,秦晋暗暗冷笑,焉知他不会对这个朝秦暮楚的人动了是杀心呢?
“大夫容禀,下吏今日拜见大夫,除了自保以外,还是毛遂自荐!”
“毛遂自荐?”
秦晋登时就笑了,闵修文如果是个天赋异禀的大才,第五琦和夏元吉也不至于对他置之不理。现如今,此人自称毛遂自荐,倒还真有几分不要脸的劲头。
“正是!”
“既然是毛遂自荐,便说说你自荐所凭持的本事吧!”
“下吏可为大夫解惑!”
闵修文说话时,面不改色,气不喘,丝毫没有紧张之意。秦晋看在眼里,暗道:不管此人有没有真本事,这份胆量和演技也够得上上品了。
“请足下具体说说,可为秦某解什么惑?”
“大夫所头疼的,不就是河北与安西的乱事吗?”
“愿闻其详!”
“以下吏愚见,安西乃肘腋,河北才是腹心!安西乃锦上添花之地,河北才是长治久安的基石!”
秦晋点了点头,闵修文说的没错,河北对于中原王朝的意义太重要了,河北不宁,便等于断掉中原王朝一臂。比如北宋,无法控制河北幽燕之地,导致进难以向前寸步,守却无险可守。
现如今,契丹人一直是困扰着唐朝的大麻烦。玄宗皇帝正是为了大力打击契丹人,才给了安禄山三镇节度使的权力,然则收之东隅却失之桑榆,最终这份权力的放纵只带来了更大的灾难。
“这些道理并非常人看不透的,你可知,秦某因何犹豫?”
“无非是为废太子所累!”
闵修文在提及废太子云云,脸上丝毫没有忌惮之色,仿佛就像是在说一个普通人家的普通人一般。
秦晋的犹豫确实是因为废太子而起,如果不是李豫在西域搞风搞雨,他大可以将西域先放到一边,等彻底平定了河北之后,再腾出手来荡平西域乱胡。
而就在刚刚,秦晋再一次收到了苗晋卿的军报。西进钳制吐蕃而失踪的郭子仪,确实在李豫军中,而且攻陷敦煌郡的主将,也确系此人无疑。这虽然只是对上一封军报的确认,但还是让秦晋惊出了一身的冷汗。
郭子仪的能力他是知道的,占据敦煌郡的目的怕也不仅仅是切断河西与西域的联系,更是有意向东占据河西道的治所,张掖郡!
而现在的河西,内部空虚,节度副使周泌是个庸碌的人,巡抚河西陇右诸道的苗晋卿虽然抵达了张掖,可毕竟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手下没有精兵强将,苗晋卿就是光杆的巡抚。
“实话跟你说吧,敦煌郡已经陷落了,乱贼正磨刀霍霍,准备杀向张掖郡,肘腋之疾的祸患近在眼前,难道能置之不理吗?更何况,足下可知道领兵助逆的人是谁吗?便是前朔方节度使郭子仪!”
“敦煌,敦煌郡陷落了?郭子仪”
敦煌郡控扼着安西通往河西的交通要道,此地一旦陷落,安西的*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如果不抓紧时间收回敦煌,恐怕就都得交代在安西了。郭子仪的名声是在至德元年长安守卫战之后声名鹊起的,又经过了数年的积累,已经成了朝中公认的,神武军一系以外最知兵的将军。此人附逆了废太子,对唐朝而言怕是个极大的麻烦。
然则,河西的兵马早就被朝廷调往中原平叛了,又在宰相房琯的手中全军覆没,这些损失的兵马又长达一年得不到补充,现在的河西可谓是空虚到了前所未有的极点。
这也是去岁吐蕃敢于长驱直入关中,占领长安的关键因素之一。
闵修文强提着一口气,直至此时,他才发现安西的局面怕是远比自己想像的要严重的多,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些肘腋之疾,腹心之患的话可就真成了屁话。废太子占领敦煌显然是志在河西的,一旦河西糜烂,势必将波及陇右,陇右一旦出现问题,关中也就近在咫尺了。
好半晌,闵修文才稳住心神,又强打精神说道:
“敦煌郡失陷,河西危矣,却仍旧不是旦夕可解的危局,大夫若想,若想平乱,仍需有先有后,现如今朝廷大部分兵马都在河东河北河南,为的就是做荡平河北史贼的最后准备,如果调往河西,河北战局势必难免僵持……,”
他这已经是近似于临场发挥的现学现卖,又怎么能让秦晋信服呢?
“关中的神武军早就厉兵秣马,现在为一可虑的是粮秣,此去河西,至少也得有半年的准备,否则数万兵马没等抵达河西,就可能冻饿而死!粮秣问题,足下可能解决?”
终于,闵修文张了张嘴,觉得自己词穷了。讲道理,他可以强说三分理,但具体到军政事务的细节,就算他说的再好听,一旦见了真章就只能原形毕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