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七十章 虚则实之(2 / 2)
青年看了看时间:“现在去银行转账还是来得及的,咱们快走吧。”
紧赶慢赶总算在银行午休之前,把转账办好了,之后,青年又问孟子涛要了刚才的录音,看来应该是不会善罢甘休了,这也符合孟子涛的心意。
等青年走的没影了,老杨向孟子涛竖起了拇指:“孟掌柜,你真行,把刚才那位吃的死死的。”
孟子涛笑道:“我也是没办法,人的贪念是无限的,一旦起了贪念,你给他一百,他要两百,给了两百,他甚至可能会要四百,我也只能这么做,争取断了他这个念头。”
老杨笑道:“那你不怕他不追过去吗?”
孟子涛哈哈笑道:“怕啊,怎么不怕,不过如果他真的不追的话,不是还有你吗?”
老杨笑着摆了摆手:“我可没有那么多钱,别说110万了,就算一半我都拿不出来,不然的话,说不定我还会跟你争上一争呢。”
老杨这么说,也是开个玩笑,不过他这么说,也是为了打消孟子涛顾虑,孟子涛对朋友可是没得说的,如果因为他在场,从而想要分一些利益给他,他可不会接受,还不如提前说清楚。
老杨接着说道:“不会,一会这只壮罐可得给我好好欣赏一下。”
孟子涛一口就答应了下来:“没问题。”
两人说说笑笑,就快要走到正一轩的时候,看到王之轩带着王梦晗从店里出来,连忙打一声招呼。
王之轩笑着回应,看到孟子涛手里的壮罐,问道:“哪来的壮罐,这青花的色泽看起来好像是平等青啊,不会是成化时期的吧?”
孟子涛竖起了拇指:“王叔,您真是好眼力,一语中的。”
王之轩笑道:“什么一语中的,那是因为你小子就没有空手过,我也就是那么一猜而已。”
孟子涛嘿嘿笑了笑,旁边的王梦晗问了起来:“孟哥,这东西你又是从哪里去淘来的,我刚才过来的时候,这边的地摊上可没见过这样的东西呢。”
王之轩说:“地摊上就算有,如果小孟说要,他们也敢狮子大开口。”
孟子涛闻言多少也有些无奈,用一句老话,这就叫做人怕出名,猪怕壮。
王之轩看到孟子涛的表情,笑道:“这是咱们这行能力出众的人必经的一步,虽然有坏处,但也有好处,至少别人一有好东西,有很大的机率会先拿给你看,虽说捡漏的机率也会下降,但话又说回来了,古玩市场发展到现在,又有多少漏可捡呢?”
“王叔您说的是。”孟子涛点头称是,接着问王之轩他们现在去哪,得知程启恒请他们去老张私房菜馆,而且还让王之轩通知他一声。
今天自己捡了漏,正好趁这个机会请客,于是,孟子涛又去店里叫上了大军等人。
进入包间,孟子涛看到独自坐着喝茶的程启恒,笑道:“点菜了没有,今天我请客。”
程启恒看到孟子涛手里拎着的锦盒(刚才加的),笑道:“你小子,肯定又捡漏了吧,说说,今天又捡了什么漏了?”
孟子涛笑道:“成化青花壮罐,而且还盖子还保存完好。”
程启恒一愣:“你怎么老是捡到这样的大漏啊,快拿出来看看!”
在古瓷行里,历来有“明看成化,清看雍正”一说。
这是因为,明朝到了成化年间,瓷器的生产就达到了比永宣更为成熟的顶峰时期。而清雍正朝,但由于皇帝的重视与关注,瓷器制造业却得到了长足发展。在康熙盛世的基础上,创新、变化和提高,使之更上了一个新台阶。
由此,人们更看重这两朝的瓷器制品,市场上两朝瓷器的价格,往往高于其它朝代同类瓷器。
另外,这两个朝代,成化皇帝在位二十三年,雍正皇帝在位十三年,由于时间短,遗留的瓷制品于世间的数量不多,也是使当今这两朝瓷器价位高于其他朝同类器物价位的另一个原因。
另外,明成化青花瓷大件少见,也使得这类器物在古玩市场十分抢手,价钱当然也水涨船高了。
孟子涛刚刚得手的这件壮罐,也可以说是大件了,关键像前文说的,这类壮罐十分少见,拍卖市场上,明代的壮罐寥寥无几,成化青花更是只有一件,可见其珍贵程度。
等孟子涛把壮罐拿出来,可惜东西就只有一只,大家只能轮流欣赏,还没上手的时候,就只能眼巴巴地看着。
期间,孟子涛把得到壮罐的过程给大家说了一遍,得知那个店家的行径,所有人都觉得他不是东西,脸皮厚到这个程度,也是少见……(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