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校庆(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文艺生活 !
林子轩和崔永原客套几句便离开了,他过来只是表明自身的态度,以他的身份不会和崔永原讨论细节性的问题。
再说了,他要是留下,手底下的人有所顾忌,不好开展工作。
作为领导,该消失的时候就要消失,只看最终的结果。
至于能不能谈拢,要看双方妥协的程度,林子轩的态度是不能影响电影的整体效果,否则只能得罪崔永原了。
别看崔永原是火遍全国的主持人,但对好梦公司的影响不大。
林子轩一贯是以和为贵,不过这些年也得罪了不少人,怕得罪人不行,过于软弱只能成为别人揉捏的对象。
他和崔永原约定两天后校庆的时候再好好聊聊,缓和氛围。
京城广播学院的校庆在九月份,今年是建校四十八周年。
一般而言,逢五逢十的校庆会大办,邀请著名校友参与,平时的校庆是学生们自娱自乐,不需要校友参加。
今年有所不同,包括林子轩和慕姗姗在内的不少人都接到了校方的邀请。
不是年份特殊,而是广播学院的领导想要有一番作为。
校领导准备把广播学院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的大学,并且更改校名。
他们的理由是传统的学科结构已经不能满足现代传媒教育和研究的需求,需要进一步拓展学科领域,调整学科结构。
树立“大传媒”观念,为报刊、广播、电视、网络、新媒体提供全方位服务。
所以,为了应对信息技术和传媒产业的发展,应该把广播学院建设成为一所以信息传播为特色的综合性大学。
这两年,在国内的高校中,“学院”升级为“大学”成为一种大趋势。
“学院”一般指专业性较强的院校,“大学”指综合性的院校。
一旦成为“大学”,不仅叫起来好听,在学科专业的设置上,在招生计划上,在研究生和博士生的培养上,在国家的经费划拨上都有一定的优势。
高校扩招,学费逐年递增,学校的第三产业蓬勃发展,商机无限……
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有条件的高校都想升级为大学。
教育部对此有规定,只有硬件和软件都达标的学校才能批准成为大学,硬件指的是学校的教学设施,软件指的是教学质量。
京城广播学院本身是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大学,有良好的基础,是国内广播院校的最高学府,升级为大学问题不大。
重点讨论的是改名字,“学院”听起来就比“大学”低一个层次。
按理说,直接叫京城广播大学好了,可有人觉得“广播”只是传媒的一种方式,不够全面,应该叫华国传媒大学,和国际接轨。
也有人表示反对,“广播学院”在国内深入人心,这个牌子具有历史和纪念价值,丢掉非常可惜。
“广播大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体现新旧校名之间的传承关系。
为了一个名字,广播学院以校长的名义向学校的知名校友或社会名人发出两百多封的征询函,征求大家的意见。
校方认为征询知名校友的意见是对他们的尊重,这些校友在社会上有着不小的影响力,对学校的发展有所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