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九章 困顿的时光(1 / 2)
笔趣阁 最快更新文艺生活 !
1985年,李桉从纽约大学电影研究所毕业后曾经有过一段困顿的时光。
刚毕业的时候还很意气风发,他的毕业作品在纽约大学的影展上获得了最佳影片和最佳导演两个奖项,显露出过人的导演才华。
他被美国大型经纪公司的经纪人看中,成了经纪公司的签约导演。
那位经纪人非常看好李桉在美国的发展,然而事情并没有按照预想的方向前进。
这时候,李桉的妻子还在上学,李桉写了个剧本到好莱坞的电影公司寻找投资的机会。
他两个星期跑了三十多家电影公司,有的电影公司觉得不错,就建议李桉对某个部分加以修改,过了两个月再去,电影公司还是建议修改。
这在好莱坞是正常现象,电影公司会让作者三番五次的修改,这样一耗就有一两年时间。
不是无疾而终,就是继续发展,这被称为好莱坞电影公司的企划炼狱。
据说平均一个剧本从初稿到开拍要经历五年左右,这还是指千万分之一顺利拍成的剧本,绝大部分新人的剧本根本走不到最后。
好莱坞不缺少剧本,缺少的是机会。
在没有知名导演推荐,没有后台的情况下,想拿着剧本在好莱坞获得成功那是天方夜谭,这就是真实的好莱坞。
那几年,李桉的主要工作就是写剧本。
他自己写的剧本,和其他美国编剧合作的剧本,找美国作家来写的剧本,总共有十几个。
光写剧本,找不到投资,拿不到钱,他只能靠着妻子的收入生活,还要养活孩子。
除了写剧本,他平常就是在家里做饭、带孩子、做家务。
到了1990年,所有的路子都堵死,没有一个剧本成功,锐气消耗殆尽,他有些绝望。
毕业快六年,仍然一事无成,刚开始还能谈谈理想,如今快要四十岁,也不好意思谈理想了,只能整日的消沉。
这期间,李桉会帮人家拍片子,不是做导演,而是看器材做剧务这种杂活。
但他做剧务不太机灵,不懂得变通,闹了不少笑话。
“您那时候怎么想的?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个行业么?”慕姗姗询问道。
“不是这样的,我还是觉得我只适合做导演,不适合做剧务,做其他事情都不太灵光。”李桉回应道,“到了九零年,我们有了第二个孩子,岳父和岳母来美国看孩子,他们一下飞机,我太太就叮嘱他们不要提拍片的事情,怕我会受不了。”
“到了连提都不能提的地步?”慕姗姗诧异道。
“倒不是不能提,而是那段时间我非常消沉,我太太担心我。”李桉回忆道,“那时候家里都是我做饭,我每天做好饭菜给他们吃,岳母问我,你烧饭这么好吃,我来投资给你开面馆好不好?”
“您当时怎么回答?”慕姗姗好奇道。
“我说,我开餐馆跟家里烧饭不一样。”李桉略带苦涩的笑了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