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章 李如松式的胜利(2 / 2)
究其原因,关宁铁骑说到底还是从李成梁的辽东骑兵脱胎而来的,为了从朝廷套取军饷,李成梁养寇自重,这支骑兵相较于其他明军将领的私兵,其“私有化”的程度更高,而最糟糕的是,他们不像戚家军那样,一直把自己当成一支“国家军队”,而是只把从军当做升官发财的捷径。
相比于当时大明的其他军队,辽东骑兵拥有种种特权,诸如发双饷、拥有战利品的分配权、拥有军屯的股份,甚至还有很多的各种各样的福利以及丰厚的安家费,乃至于伤残转业退伍费之类的东西。
如此一来,辽东骑兵已经在事实上成了自负盈亏的军事集团。
努尔哈赤的八旗制度上也是脱胎于辽东铁骑,因此“关宁铁骑”和“八旗骑兵”本质上都是同源于辽东铁骑,所不同的就是两者的阵营不同而已,最根本的本质,都是自负盈亏的军事集团。
然而,关宁铁骑相对于八旗骑兵,其惰性远高于后者。因为关宁铁骑他还有一个重要的收入来源,那就是大明朝廷给予的军饷,而八旗军没有,一切都得靠自己抢。
这样一下就能看出高低强弱了,穷人的孩子早当家嘛,人家一切靠自己抢,你坐在城里就有朝廷发钱,你说谁的战斗意志更强,谁更愿意拼了命打胜仗?
虽然袁崇焕的战略、战术都是一塌糊涂,但他活着的时候至少关宁铁骑从表面上来看还是“听招呼”的,然而自从袁崇焕死后,祖大寿基本上就处于听调不听宣的状态,事实上成为了独立于明朝军事体制之外的一个独立武装。
影响到关宁铁骑利益的时候,祖大寿就跟明朝一致对后金,显得特别爱国。但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实力,他也可以宣布投降后金。
明末随着大明朝廷经济的进一步崩溃,朝廷已经越来越难发出军饷了,李自成打进北京的时候,吴三桂的关宁铁骑已经快一年时间没有领到军饷了,这个时候还指望一支自负盈亏的军事集团对朝廷存在多少忠义之心,基本等于做梦。
而在投降鞑清以后呢?关宁骑兵的作战思想就彻底产生变化了,此时的关内中原,已经不是他们守护的对象,而是一片充满着粮食、财宝、女人,等着他们去掠夺的宝地,关宁铁骑再也不用挤在辽东抵御八旗骑兵,来换取“狗粮”了。
这是“解放生产力”啊!(未免被杠,特意说明这句是嘲讽语气)
因此关宁铁骑的战斗力忽然就爆了表。
可悲还是可笑,亦或可叹?
高务实之所以非要站在李成梁的对立面,主要就是因为这一点,而不是李成梁其他的那些问题——那些问题大明将领大半都有,高务实一时半会也管不过来,基本上都没怎么在意,除了杀良冒功之外,很多都被高务实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
高务实又不是刚从象牙塔出来的理想主义者,大明朝的根本问题不改变,指望那些武将放弃上下其手,怎么可能?他不捞钱,带着叫花子一样的卫所兵去跟人打仗?那是去送命啊。
他既然捞了钱,你还指望人人都和戚继光一样,把这些钱都用在维持军队上?你怎么不指望大明官场人人都是海刚峰呢!
而此时李如松部击溃了火落赤前军之后,三支骑枪插好在马背右侧,纷纷抽出冷兵器,一刻不停地向前继续冲锋。
这一手在冷兵器作战中经常出现,目的就是直接击溃对方的指挥体系,形成兵败如山倒的局面,和李世民玄甲精骑的“卷旗过营”类似,是精锐骑兵最能发挥优势的战法之一。
而脱脱和伊勒都齐这时候也都已经带兵杀了过来,虽然他们两个都是凭经验作战,但却恰好适合此刻的情况——李如松部已经如刀锋一般切了进去,此时只要继续撕裂这道伤口,对方就非死即伤了。
火落赤和著力兔当然知道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他们变得岌岌可危,此时著力兔离得比较近,来不及做其他设想,带着亲兵就迎了过去,意图挡住李如松,争取给其他人创造机会,可以施展蒙古人最为习惯的边打边撤之法——当然也可以反过来说是边撤边打。
按照著力兔的想法,只要达到这一目的,就算今天战败已经不可避免,但是伤亡终归还是可控的,还有东山再起的机会。
然而著力兔失策了。两军刚刚相交,他就被李如松发现,这位信奉武勇的太原总兵怒吼着拍马过来,手起刀落,将来不及反应的著力兔干净利落地砍飞了首级。
“青海二寇”的一场大败已经不可避免的发生。
----------
感谢书友“曹面子”的打赏支持,谢谢!恭喜成为本书的宗师,再次感谢。
感谢书友“不休”、“njice1203”、“willwolf”的月票支持,谢谢!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