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基本盘(三千章节)(2 / 2)
朕以冲龄,统承鸿业。其惟祖功宗德,惟祗服于典章;吏治民艰,将求宜于变通。朕虽不敏,亦心向于民。
其令,淮北各府道台衙门诸卿有司,三年之内,永不加赋!”
不得不说,康麻子玩过的这一手,还是挺管用的。
本来还在逼宫的东林群臣们,听了这话,一个个就好像自己耳聋了一样,趴在那儿互相确认了好几遍才敢相信。
没听错吧,淮北各府直接免赋三年!?
就连东林党们都没想到,这一次临时起意的逼宫竟收获如此之大的成效。
天启皇帝朱由校不仅没有听方从哲的话,去深查淮北赈灾银两之事,反向他们退让一步,下诏淮北三年免赋。
赋和税,这两样东西常一起叫,但却有着根本区别,经常被人混淆。
赋收上来以后直接进皇家内帑,属于皇帝的私房钱,一般用来赏赐有功之臣,税走的则是各衙门有司府库,为“公务”所用。
这公务所用,自然官员们也可以用各种名目弄到自己腰包里,对于这一点,朱由校心里跟明镜似的。
不然你以为个个“两袖清风”的文官们,那堪比皇家园林的宅子都是从哪来的,省钱省来的?
免赋三年,那是人人称道的善举,可你要是免税三年,文官们可就要联合起来骂你这皇帝当的不地道了。
在东林党看来,免赋三年,这少的可是你皇家的钱,换句话说,他们觉得这是朱由校面对此次逼宫而不得已为之的让步。
杨涟感动的痛哭流涕,还以为是自己的仗义执言感动上苍,让少年天子朱由校体会到东林党才是挽救大明的唯一希望。
一激动,他便带头站起来喊道:“皇上圣明,大明有福!”
满朝文武皆是齐声贺道:“大明有福!”
于是乎,东林党在天启王朝第一次早朝时形成的逼宫之势顿解,满朝文武都在歌颂少年天子朱由校的圣明c贤德。
对这帮东林党的脑补,朱由校自然乐得收拢一波人心。
等这个三年免赋的消息传出去,全天下都知道是我朱由校的旨意,登基第一天大赦天下,第二天就下旨饥荒之地三年免赋。
这民心难道来的不舒服?
有了这个基本盘打底,朱由校表示,东林党什么的,全都是渣渣!
伴随着鸿胪寺官员的一声高喊,天启朝第一次早朝完美告一段落。
下朝之后,许多东林党的骨干官员都聚在了杨涟的府上,门还没进,就都是笑逐颜开,跟过年似的。
“杨公在今日早朝上的事迹,只怕明日就会传遍整个京城啊!”礼部尚书孙慎行拈须笑道。
杨涟也是满面红光,连连拱手。
“这都是诸位同僚信任,此番皇上采纳我等谏言,淮北之地三年免赋,百姓何其乐哉!”
“全赖杨公高义!”众人拱手回礼。
这时,一门房慌张跑来,冲堂内众人道:“皇上今晨早朝前召见了锦衣卫都督刘侨!”
听闻此言,一众官员全都倒吸了口凉气。
提起刘侨这个名字,在场的许多的东林大佬可能还不知道,但锦衣卫都督这个衔头,他们却是如雷贯耳。
这不是个好兆头!
朱由校成功登基,并且在早朝露出让步之意,东林党人以为成事,下一步本是放把火除掉西李选侍这个祸患。
但还没等他们动手,最怕的事情来了,已经多年没被宠幸过的锦衣卫忽然得到皇帝召见。
尚且不知朱由校和锦衣卫都督刘侨说了些什么,在东林党看来,肯定不会是什么好事儿!
想到这里,方才还言笑晏晏的杨府正厅,一下子变得鸦雀无声,免赋三年,现在看来,更像是那位少年天子意味深长的一步棋。
东林魁首叶向高沉默半晌,忽然道:“诸位今夜就写奏疏,推荐王安为司礼监掌印太监,待他上位,再去问他皇上和刘侨在乾清宫说了些什么。”
杨涟顿悟,拱手道:“叶公高见!”
更多请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