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要玩就玩大的(4200)(1 / 2)
再一次临近冬季时远在卫国境内的战事出现了新的变化。
在原先赵鞅统率的晋军跟敌军一直是在“濮阳”周边交战后来晋军可能是疲惫或兵力方面不足退却向了曹国境内。
这个“濮阳”有另外一个称呼叫“帝丘”它是卫国的都城。
曹国原先是晋国最为忠实的小弟之一可惜的是晋国沉迷内斗没有顾及盟友导致晋国另一个忠实盟友小邾一度灭亡伤了曹国的心之后曹国不再忠实于履行盟友的义务。
这一次进军退却到曹国境内曹国君臣采取了装聋作哑的姿态他们甚至遭到齐国、郑国和宋国的共同警告不允许贩卖粮草给晋军。
有鉴于晋国热衷于内斗再加上赵鞅处在劣势曹国君臣不想惹麻烦上身遵从了齐国、郑国和宋国的共同制约。
明明宋国之前在跟卫国交战没有多久之后宋国又重新站在了反晋联盟那一边给予世人的直观印象就是觉得晋国真的不行了。
“中军佐非退兵归国仅为驻曹国过冬明岁便再围‘帝丘’。”智跞对这一次入侵卫国不顺利的感觉很复杂。
晋国现在是元戎主内中军佐主外。
一旦赵鞅对外每战皆胜威望方面肯定是要节节攀升。中军佐的威望高了元戎的威望肯定就降低作为元戎的智跞权柄肯定是要遭到削弱的嘛。
智瑶说道:“中军佐必是索求增兵?”
那是一定的事情。
赵鞅甚至不允许缴纳完纳赋额度的士兵归国同时要求贵族从自己的封地调兵并且暗示不用在乎兵源素质训练程度不够的“羡”乃至于奴隶也能作为纳赋额度之列。
什么意思呢?
晋国对于贵族带兵纳赋有很严格的要求明确指出什么样的爵位必须带去多少名“士”和“徒”亦兵亦农的“羡”数量不能超过多少之类甚至还会要求每一个家族部队中的着甲率。正是因为这种严格的要求才保证了晋军的战斗力。
事实也是那么一回事一支军队全是由职业军人组成战斗力肯定要高于乌合之众凑起来的部队。
这一次赵鞅放宽了各个家族纳赋的兵源素质可以预见的是晋军的战斗力必定会出现下降也就等于必须想其它的办法来激励参战人员的作战热情。
智跞说道:“中军佐欲行非常之事。”
想要打破陈规是吧?赵鞅很清楚兵源素质下降会很厉害肯定要想法子了。
智瑶知道赵鞅想做什么。
上一次智瑶统兵出战就是想做赵鞅会做的事情可惜的是没有找到机会。
“赵氏异于他家行非常事乃是惯例。”智瑶说道。
晋国新一轮的调兵已经开始在做。
新一年春暖花开季节到来之前得到命令的各个家族需要先统计好出兵名单好多家族对于前途未卜感到心慌他们本来就不愿意拿自家的“士”和“徒”再去填窟窿有了赵鞅的允许就可以光明正大拿更多的“羡”或属民、奴隶去服役了。
“明岁我家亦需增兵瑶以为兵源当如何安排?”智跞问道。
本来智申就带着三个“师”出征他们在赵鞅的麾下听命。
晋军围攻“濮阳”的时间长达半年期间与各诸侯也在其它方向开战跟范氏、中行氏残余的交战一样没停下。
三个智氏的“师”经过一再征战之后存留的兵力只剩下两个“师”不到了。
其余的家族更惨赵氏又损失了两个“师”魏氏丢进去了三个“旅”韩氏没了一个“师”其余家族的损失也挺惨重。
他们折损掉大约四万战斗力取得的战果是消灭大概七万左右的敌军。
注意一点战争中的损失和消灭不一定是以杀死为目的俘虏以及造成伤残也是。
所以发生在“濮阳”的战争双方合起来损失十一万左右的战斗力战死的人却是在两万左右的样子很大一部分成了俘虏另一部分则是成了伤患或是残废。
“我家现在咬一咬牙大概还能再出动两个‘军’的士兵;赵氏应该还有一个‘军’左右的士兵;魏氏绝对超过一个‘军’又两个‘师’;韩氏最弱顶多再拉出两个‘师’的兵力。”智瑶心中盘算的是经过训练的兵源并非是不教而征的那种。
如果是不经过训练就拉上战场乃至于连奴隶都算上各个卿位家族能拉出多少人就很不好算了。
智瑶盘算了一番对智跞说道:“主明岁您出征吧。”
有点意外的智跞静待智瑶解释。
“敌军虽得胜已是强弩之末。我家可出动一‘军’南下一役克尽全功!”智瑶说道。
智跞下意识摸了摸自己肺部所在的位置听明白智瑶建议的是拉出经过训练的士兵一时间陷入了迟疑。
“我家多年未有大战万众心中懈怠。此为祸也。”智瑶真心觉得老智家的私军不能再继续安逸下去太过于艰难的时局拉出去打风险很大摆明会赢必须带去见见血。
只是吧?大家都是凑人数老智家却是拉出职业士兵组成的大军有点让智跞觉得吃亏了。
智瑶语速比较慢地说道:“克‘濮阳’之功不可为中军佐所得。主出征未有强军随行便是抢功携强军而往乃是挽救危局亦可使我家之士养其血性唤醒征战之志。”
一旦养成了寻求安逸的心理家族迟早是要败亡的。这一点在国家层次也是一样。
智瑶看到智跞还在迟疑便口气很重地说道:“忘战必危也!”
智跞身躯一震复读机似得道:“忘战必危?实乃是微言大义!”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