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瘟疫(2 / 2)
“少爷,你可以向文先生请教一下,他见多识广,应该知道控制瘟疫的方法。”福伯看出了叶青一时也没有办法,就给他出了个主意。
“对啊,我现在就去找文老。”
学堂内,叶青在文老专门的办公室内找到了他,并告诉了他关于瘟疫的事情。
“瘟疫啊,早年我游历的时候也遇到过,在大燕皇朝的时候,有一个大城发生了瘟疫,发病速度很快,一个晚上的时间就超过上万人感染了。”
“不过发现及时,朝廷派来了一个医官,带来了一部医道灵书,在医到灵书的治聊下,半天时间不到,瘟疫就被彻底消灭,而且无一人死亡。”
“其实,在各国都是有着专门用于医疗的灵书的,只要发现及时,朝廷就可以及时救治,所以他们都是不太担心瘟疫的,除了医师各国很少专门针对瘟疫进行研究。”
“真正害怕瘟疫的就是想东江镇这样的领地,位置偏僻,国家也管不到这种里,这种地方也缺少医疗类灵书,每次发生瘟疫都会牺牲大量的人类。”
“你也知道混乱丘陵在巅峰时期有着数千万的人类,可是如今只剩下不到千万,除了战死的大部分人就是死在瘟疫的手中,这些年来也有不少医师针对瘟疫进行了研究,不过都没有什么效果,目前除了用灵书治疗,就只有采取隔离任其自生自灭的笨办法了。
“可是我们现在到哪去找医疗类的灵书啊,难道就没有药物可以对瘟疫进行控制?”叶青失落地问道。
“没有了,以前人族一直拥有大量的治疗类灵书,故忽略了对于药物的研究,除非立即有个拿着灵书的举人以上书生出现,不然还是乘早把染病的人隔离,不然整个东江镇的人都将会死绝的。“
“为什么需要举人文位,如果我现写一部灵书出来不可以吗?“
“呵呵,这个不说你对于医道有没有研究,就是你写成了灵书,你本身童生的文位,文气稀少,根本不足以催动灵书用来治疗。“
文老说的不错,虽说童生也拥有文气了,不过童生的文气基本是无法离体的,更不用说是注入灵书中激活灵书了。
“领主大人还是尽快隔离人群吧,尽量减少损失……。“
“不,我已经想的办法了,谢谢文老解惑。“
不等文老答话,叶青就自己走出了学堂,回领主府带上笔墨纸砚后直接向流氓营地走去。
“李信,所有染病的人都集中起来了吗?“
“已经集中在一座营地里面了,不知道大人是否找到了治疗的方法?“
“当然,你把所有人都集中在一个空地上,我现在就为他们进行治疗。“
“太好了,我马上就去。“说完就高兴地去集中病患去了。
不一会所有人都开始围绕着叶青集中起来,不过大部分人由于染病太深,是被抬着出来的,空地上哀嚎之声此起彼伏,叶青只能尽量控制住自己的心神,不去管周围的场景。
福伯早就为叶青摆放好了桌椅,铺好了笔墨纸砚。由于新收的书童巧儿正在为自己父亲守孝,还没有正式入职,所以只好由福伯操作。
叶青收回了所有思绪,把注意力全部集中在了眼前的灵纸上面,并开始提笔书写道:
“《瘟疫论》!“
“自叙”
“属性:夫温疫之为病,非风、非寒、非暑、非湿,乃天地间别有一种异气所感。其传有九,此治疫紧要关节。”
……
叶青脑海中关于瘟疫的医学著作有很多,如《黄帝内经》、《伤寒论》、《诸病源候论》、《千金方》、《外台秘要》等著名医著中都有防治传染病的经验的记载,但这些记载都不系统。
《温疫论》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清代一些著名医家如戴北山、杨栗山、刘松峰、叶天士、吴鞠通等,都或多或少地在《温疫论》的基础上有所发挥,有所创造。
我国历代医家在与传染病斗争的实践中创造了温病学说。温病学说,渊源于《内经》,孕育于《伤寒论》,产生于金元,成熟于明清。在温病学说的发展过程中,《温疫论》作为我国第一部治疗传染病的专著的贡献是很大的。
所以叶青选择了这样一部著作来对抗这场瘟疫。
《瘟疫论》全书共2卷,补遗1卷,四万字。上卷载论文50篇,阐述瘟疫之病因、病机、证候、治疗,并从多方面论述温疫与伤寒的不同。下卷载文36篇,着重论述温疫的兼证,有数篇论述温疫名实和疫疬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