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章(1 / 2)
今天跟上次一样高俅只不过是跟折可大他们说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情让他们先行有个心理准备。至于说那些高俅有意无意之间透露出来的消息折可大他们能猜测到什么程度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情了反正在战事开启之前高俅不可能跟他们讨论更加深入的事情。
不过就是高俅今天透露出来的消息已经足够让折可大他们震撼的了。
刘仲武是没有什么所谓反正他被调到麟州的时候就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若是能借机搏个封妻荫子那自然是最好的可若只是混混功绩倒也不是不可以毕竟现在他的那几个儿子也都长大了尤其是长子刘铭更是可以独当一面倒是用不着他操心太多。
正是因为心态不同所以在酒桌之上的表现自然就是不可能一样的了。折可大等人心事重重推杯换盏之间也是神色凝重反观刘仲武却是十分的高兴。
因为正是对西夏的战事期间所以不管是高兴的刘仲武还是忧虑的折可大等人虽然说都喝了不少的酒可是都很克制的没有多喝。在酒宴结束之后刘仲武和折可大等人各自回到了住所。
本来对于高俅透露出来的那些许的后续很是感兴趣可是高俅已经摆明了不愿意多说了刘仲武和折可大他们也不是不识趣的人因此就没有追着问反正日后总是会知道这些事情的。
接下来的事情里面折可适和刘仲武商量面对着西夏该如何的排兵布阵而高俅则是闲下来了同时跟高俅一样闲下来的还有折可大。折可大是府州知州才能自然是没有问题的可是在折家这样的将门之中他却是少有的没有继承折家传统的一个人——对于行军打仗的事情折可大也并不是十分的了解。
不过就算是高俅和折可大同时闲了下来可是折可大主管府州有他的事情要忙而高俅这边也还没有联系上薛海此刻也是比较忙碌的因此两个人并没有凑到一起。
转眼就过去了半个月距离高俅离开东京汴梁已经过去了一个半月了在这段时间里面高俅始终关注着辽国那边的动向毕竟对西夏动手的前提就要辽国不能插手。可是辽国的使节都应该回去很长时间了却是没有任何的动作这让高俅是十分的想不通的。
按着从辽国都城到东京汴梁的距离来说其实比之从东京汴梁到府州的距离是差不多的辽国使节先从东京汴梁出发按理说在高俅还在前往府州的半路辽国的使节就应该已经回去了而辽国使节在大宋受到的屈辱显然也不是三言两语就能接过去的由此推测辽国应该有所反应才对。
莫不是联合西夏同时对大宋发起突袭想让大宋不能两头兼顾?倒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可是可能性实在是不大。
好在高俅已经找到了薛海的行踪这些年来薛海一直都行走在西夏跟辽国的边境上想来应该是知道一些消息的。不过此时薛海好像离着府州还有一段距离所以要等薛海过来还需要一段时间。
不过就在等待薛海前来的过程之中有些事情却是在突然之间发生了。就在三月十六的时候从雁门关传来了消息说是辽国忽然间陈兵雁门不知意欲何为。
即使之前猜测过西夏可能不会做出头鸟先行撩拨辽国可是高俅也没有想过自己竟然会一语成谶真的见到辽国陈兵边境如此一来却是有些麻烦了。
北路禁军现在应该是得到了一些支援可是时间太短肯定是不可能让北路禁军真的强盛起来的与其说是支援北路禁军倒不如说是曾布为了安慰高俅而做的布置。好在离着雁门关不远有呼家的人在周旋一段时间也是不成问题的。
在得到了消息之后高俅本人还算是比较冷静的不过刘仲武他们却是有些坐不住了联袂而来找上了高俅。
正坐在院子之中喝着茶享受着午后的阳光高俅却是忽然觉得头上一暗抬头一看却是刘仲武站在了自己的身前而折可大等人就站在了刘仲武的身后。
“怎么了?这是有什么事情了干嘛苦着一张脸啊?”
知道刘仲武和折可大等来这里是因为什么事情高俅故意这样问只不过是想表现出一种有限的状态想借此来暗示他们不用着急。
可是刘仲武等人可是急的不行也顾不上那么多了伸手从高俅的手中抢过了茶杯随后扔在了一边的石桌上脸色凝重的说道:“高大人此时可不是如此悠闲的喝茶的时候了辽国陈兵雁门关这种时候我们难道就当做什么都不知道吗!?”
“哦~!你是说这件事情啊!本官倒是也听说了不过这本来就在曾老大人跟本官的算计当中所以也算不上什么重要的事情。别说辽国现在只是陈兵雁门关就算是真的攻打雁门关那又如何呢?若是他攻打别的地方地方后续还值得重视一二可是他们偏偏找上了雁门关那雁门关就是那么好打的吗?呵呵!”
一声冷笑高俅可是发自肺腑的瞧不起辽国出的这一个昏招。
就算是上辈子高俅对雁门关知道的也是比较详细的毕竟雁门关实在是太有名了历朝历代都有文人墨客写写诗的时候提到雁门关。仅仅是一个《雁门太守行》就能找出好几个诗人写的版本来如此著名的地方高俅怎么可能一无所知呢?
雁门关最初应该是在唐朝初年的时候建立的为的就是防范北方的游牧民族入侵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以‘险要’著称到了后世被誉为‘中华第一关’更有有“天下九塞雁门为首“的说法。
如果说辽国从别的地方进攻高俅或许就真的会慌了手脚可是辽国偏偏去打雁门关了这就让高俅不是十分着急了。
“可就算是雁门关时间长了恐怕也是受不住的吧?大人下官和折大人他们商量过了不管如何我们这边都不能无动于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