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折笔停书(2 / 2)
孔丘坐起了身子,他低头直直地看着案几上的竹简,黯淡的眼眸中忽然落下一滴泪来:“不写了,我早就不该写了,如果我不作《春秋》,如果我不让颜回整理古籍,他也许就不会死了。是我把他累死了,他还那样年轻……”孔丘用他干瘦皲裂的手轻轻地抚摸着竹简上的字。在忽明忽暗的灯光下,竹简右下角的那几滴暗红色污渍显得格外刺目。
“夫子,收集、编整散落的古籍虽是你的意愿,可也是颜师兄他自己的理想啊!人这一生若能心无旁骛地为了自己的理想而奋斗,那该是多么欢喜的一件事。颜师兄写完这卷书简的时候,他心里一定是高兴的。如果他现在还活着,他一定不愿见到夫子为了他而折笔停书。”
“我知道他不会怪我,可我却不会再作《春秋》了。”孔丘垂下头默默地把书简卷了起来,“我当年作《春秋》是为了让天下间的乱臣贼子因为惧怕后世的口诛笔伐而有所收敛。但时至今日,他们早无一点廉耻之心,往后再作《春秋》也已经没有意义了。我这一生……终是一事无成啊!”孔丘说到最后已经哽咽地说不出完整的话了。
“夫子一生若以辅佐君主,富国强民为理想,那自然不能与管子、晏子相比。可在拾看来,夫子这一生却又有管子、晏子不可匹敌的大成。你有我们,你有三千弟子遍布天下,你有这满府的书简可以薪火相传教化后人。”
“拾,为师有一句话想问你。”孔丘听了我的话,突然抬起了头。
“夫子请问。”我抬手一礼。
“吾之道可止乱世乎?”孔丘用袖口拭了一下眼角,端端正正地坐了起来。
我没想到孔丘会在这时候问出这样的问题来,一时便愣住了。我该说出自己的心里话吗?还是说几句顺耳的话劝慰一下他?我在心中思量片刻,最终还是摇了头:“不能……弟子认为,夫子之道不可以止乱世。”
“为何?”
“弟子敢问夫子,这天下因何而乱?”
“君非君,臣非臣,父非父,子非子,礼乐崩塌,道德沦丧。”
“夫子之意是说只要我们每个人做好自己该做的事,都遵守既定的道德准则,那就能成就一个有序的天下,没有战争的天下?”
“正是。”
“夫子,‘做好自己的事’这句话听起来简单,可在这样的乱世里要做到却绝非易事。人若能在安全富足的情况下讲道德,在弟子看来已经难能可贵。但夫子期望的却是世人在危难重重,朝不保夕的情况下还能坚守礼义道德。这实在是太难了,这是对君子的要求,对贤人的要求。鲁公做不到守礼,是因为他害怕季孙氏;陈恒弑君,是因为他不杀了齐公,死的便是他陈氏一族。在这样的乱世里,人人都有自己害怕的事情,诸侯、卿族、大夫、庶人,大家都一样。在这种时候你要让他们去做君子,他们自然做不到。”我说到这里不由顿了顿,深怕自己刚刚的言辞已经伤害到了这位原本就深陷哀恸的老人。
“继续往下说。”孔丘看着我意外地露出了一个笑容。尽管他的笑容消失得很快,但我依旧捕捉到了那抹笑容之中的欣慰。
我深吸了一口气,继续说道:“夫子,现在不管是在哪个国家,从诸侯到庶人,大家想的最多的都不是道德,而是生存。如果天下间人人都是君子,那夫子以礼治国的理念自然可以实现,乱世也会就此终结。只是,这天下又有几个真正的君子呢?夫子之道,在弟子看来是‘人之道’,道在人中,由人传承,利不在当下,而在千秋万代之后。一百年,一千年,当乱世终结,当我们所有人都化为尘土,当耕地的农人和砍柴的樵夫,当世上的任何一个人都能通过学习懂得礼义道德时,也许夫子心中那个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的至高理想就能实现了。”
============================================================================
这一年是公元前481年,这一年孔子最喜爱的学生颜回去世,这一年鲁公和季孙氏拒绝出兵伐齐,这一年孔子停写《春秋》,这一年距离孔子逝世只有两年……
我崇敬有纯洁理想的人,崇敬那些为理想活着的人,因为我们太容易为现实折腰了……
这一段故事有些沉重枯燥了,马上会有新的精彩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