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八章 虎牢(2 / 2)
毫无疑问,李世民最想要看到的,便是窦建德直接的率军返回河北,到了那时,虽然他还会有一场远征才能成功的消灭窦建德,一统天下,然而,可以解除此时的危机,对于李世民来说,当然才是最大的胜利,问题是那时的窦建德,真的会就这样的掉头就走,而没有另外的想法么?
李世民清楚的知道,此时大唐的军队大半都在自己的手中,此时齐聚洛阳城下,而另一半则被李氏自家子弟李孝恭带领着,正在向南扫平割据势力,这样的话,大唐的境内其实极为空虚,若是窦建德放弃了虎牢关与唐军的对峙而改为攻击大唐境内的薄弱环节的话,无论是哪里,都会势必逼迫唐军回军,那么唐军这大半年来的浴血奋战,便都白流了。若是真的那样的话,无论李世民有多么的不甘心,都必须的调兵返回,否则的话,大唐自己的内部被敌人占据,那么即便是攻下了东都洛阳,也是得不偿失。
由于夏军的将士普遍的具有对唐军的轻视心理,因此对于唐军的刺探情报活动常常的没有防备,唐军的细作往往毫不困难的就能够得到夏军军中的情报,因此,当夏军刚刚有所动作的时候,窦建德在军中会议中所提出的计划,以及大部分将士反对的这一情报,很快的便有潜伏进夏军中的唐军细作所得知,并且传递到了唐军的主帅李世民的手中。
而当李世民得到了这一消息的时候,他终于的在心中松了一口气,他一直所担心的事情,此时,终于不会再发生了,并且,由于此次窦建德仓促移动营寨,结果造成了一些混乱,李世民认为,只要能够恰到好处的利用这些混乱,那么击败窦建德的大军,便是轻而易举。
李世民的幕僚与手下将士们也完全的赞同自己统帅的定论,因为若是窦建德真的放弃了虎牢关而选择北上,那么无论如何,唐军都必定要选择会使,从而输掉了这一场战争,然而,既然窦建德自己放弃了那一条上上之策而选择了来虎牢关与唐军决一死战的话,那么,他这一送死行为,可就真怨不得别人了。此时所有的唐军将士都已经毫不怀疑,他们的主帅很快便能够一战获胜,彻底击败此时虽然看似强大,但却矛盾重重的窦建德夏军。
武德四年五月,李世民突然从虎牢关出兵,攻打由于刚刚移寨而立足不稳的夏军,夏军被动防守,被李世民趁机切断后路粮道,由此导致军心动摇,窦建德一意孤行与唐军决战,被李世民趁势运用骑兵攻入营寨,随后,便在营寨之中,掀起了一场巨大的混乱。
先前,在窦建德击败孟海公之后,将孟海公的三万军队裹挟入军中,以壮大夏军的声势,然而此刻,这三万原属于孟海公的部队,却由于归顺时间太短的缘故,因而与窦军互不统属,从而成为了混乱蔓延的根源,就见这三万人在唐军骑兵的驱赶下到处乱跑,反而成为了唐军的先驱,将依旧还在作战的原本窦建德所部完全的冲散,于是,整个夏军终于完全的崩溃,无论是将领还是士兵,都已经完全的失去了组织,不得不亡命逃跑,而再也无法聚成一团抵抗唐军。
此役,夏军阵亡两万余人,多为混乱时自相践踏而死,成为唐军的俘虏的人数则超过了五万有余,而由于生擒住了夏王窦建德的缘故,李世民考虑到北方即将被全部的平定,那么毫无疑问这五万人很快便会成为大唐治下的子民,于是,便将这五万人全部的释放,然后,他便押上以窦建德为首的一干被俘获的夏军首领,带着军队浩浩荡荡的离开虎牢,赶往洛阳招降王世充。
王世充是一定会投降的,这一点李世民完全可以确定,毕竟,王世充原本就是困守洛阳,唯一的指望就只有窦建德的救援,然而现在,连他的救兵都成为了唐军的俘虏,除了投降,王世充还能有别的选择么?
一战而擒两王!虽然李世民历经战阵,也击败过如薛仁杲、宋金刚这样强大的对手,然而这样的一份巨大的荣耀,还是让这个年轻的无敌统帅,心中得意万分,毕竟,此时的李世民也仅有二十四岁,却立下了这样倾天的绝世大功,李世民心中的喜悦,可想而知。(未完待续。。)
ps:祸患常积于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