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东北偏北 第50章 革命(2 / 2)
“415……”
人还未进入地堡,唐浩然一行人便听到从地堡中传出的有些激动的话语,进入地堡的瞬间,便看到几名技术人员正在那里激动的数着数。
已经连续射击415发炮弹,火炮制退复进器仍然没有发生漏液等困扰多月的问题,甚至就连同那炮管亦未发生断裂,这一切怎么不令豪内森感到骄傲。他甚至能够想象,这种火炮对全世界造成的冲击,恐怕冲击之大将不逊于当年的克虏伯钢炮。
“制退复进器正常?什么?没有炮弹了?”
就在激动之余。一个从炮位上打来的电话却让豪内森等人无不是一愣,尤其是豪内森更是激动的说道。
“快,立即想办法解决炮弹的问题,现在生产肯定不够了……”
正在为试验被打断而心恼不已的豪内森寻思片刻,又接着说道。
“陆军的仓库中不是有很多实心弹吗?与其让他们打靶,还不如在这里进行试验。先问陆军方面要过来,还有再把空弹壳收集起来。换上新的底火,装上新的发射药……”
其口中的实心弹实际上是缴获自清军的钢质实心弹,那是用于攻击城墙等物的“穿甲弹”,不过在东北军中其更多的是用于炮术训练。现在豪内森自然想到了陆军军需仓库中的炮弹,至少其弹头可以用于试验。
“我们现在去炮位上看看……”
转身想前往炮位的豪内森不过只是一转身,便看到了地堡入口处的唐浩然和,虽然对于大帅极为陌生,但他还是认出了眼前的大帅,毕竟在东北的许多场所都能看到这位大帅的画像。
“元帅阁下!”
如其它的欧洲人一般,豪内森同样将唐浩然称之为元帅,在他鞠躬施礼时,唐浩然已经走到了他的面前。
“豪内森先生,你要去炮位上吗?好的,我们一起过去!”
在这个间接射击刚刚诞生,野炮仍以直射为主,交战距离在4000米以内的时代,野战炮实际上就是大号的“步枪”,其作用就是使用榴霰弹直射轰击敌军,从而掩护已方进攻。即便是东北军炮兵战术亦不比列强强过多少,甚至就是在迫击炮的运用上,也是采用类似的战术——在“东北战役”期间新军的迫击炮多次使用“狂风”战术下,迫击炮必需能够在发现敌人的瞬间──无论对手是一群步兵还是一个炮阵地──以最高射速发射3-6发炮弹去“窒息”敌军。包括唐浩然在内的新军将领都相信这样猛烈而快速的射击,可以软化任何敌人的底抗意志,从而使接续蜂拥而来的步兵可以轻松占领阵地。而事实证明,由铸铁迫击炮炮弹组成的“暴雨”足以瓦解敌军的意志,尽管迫击炮部队无法作到发现的“瞬间”开火,但在东北战役期间,当迫击炮以最大射速轰鸣的时候,往往意味着清军的崩溃——一支支清军正是被迫击炮弹炸垮。
在迫击炮的运用是如此,而在野战炮的运用上,同样也是如此,如同当时其它欧洲列强一般,新军将普法战争的教训深深植入心中,在日常的教范中,东北军教导各阶层官佐尽可能地集中手中的火炮,同时利用最新式的有线电话科技将每一个炮兵连连结在一起,炮兵团指挥官可以通过电话控制手下的6个炮兵连的火力,尽管在“东北战役”期间,野战炮兵表现的并不出色,但在新军改编东北军后,炮兵指挥官已经能够集中60门左右的火炮集中使用。
最精彩的新军火力协调出现在分布在不同地带中的数个炮连,在采用电话联络沟通的情况下,对同一个目标偕同射击;而两三个部署在不同阵地中的新军炮连,对一个清军目标进行交叉火网射击更是常事。当使用榴散弹时,从多个不同角度行程的交叉火网,可以有效降低多种掩蔽物的功效,甚至曾于一次持续十分钟的轰击中,迫使数千名清军投降。
尽管对于外界而言整个东北战役期间,新军炮兵表现极为出色,但实际上作为新军的最高主官,唐浩然又岂不知,所谓的出色完全是依赖迫击炮的数量以及射速,加之新型炸药的威力,如此多方面的优势叠加之后,自然不是清军所能对抗的,而未来东北军的敌人却是俄国人,射程仅只有3000米的迫击炮已远不能满足军队的需求,新型的速射炮无疑将是未来战争的胜利保障。
“元帅阁下,根据目前的测试,no.24号速射炮可以每分钟15发左右的射速,向7000米外倾倒炮弹,其射速,几乎不逊于82毫米迫击炮,而其威力却远大于其……”
在豪内森用骄傲的口吻向唐浩然的介绍着那门野战炮时,借着电灯的光亮,唐浩然却被眼前的这门火炮惊呆了,他打量着这门在外形上与架退炮并没有太多区别的火炮,他总觉得有些“熟悉”,这是……75小姐炮?
没错,眼前的这门炮与75小姐炮实在是太过相似,至少在它的外形上,相似的炮轮,相似的炮架,甚至就连炮栓亦是75小姐的那种旋转式炮栓,难道这就是自己的“七五小姐”!意识到这个问题的唐浩然,这时才想起那个与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七五小姐”速射炮,其技术原形正是从德国引进的,难道就是从豪内森这里购得的?
或者说“七五小姐”的实际发明人是德国人?但是现在这一切都不重要了!重要是,“七五小姐”成为了中国的“七五小姐”!这才是最重要的!
(谢谢毗沙门天99、blackman1977、天下纵横有我等大大的打赏!弱弱的求一下订阅和月票!帝国的朝阳读者交流群:150536833欢迎你的加入)(未完待续)
PrintChapterErr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