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笔趣阁
会员书架
首页 > 武侠修真 > 刘瑞明文史述林 > 论持、迟应是古汉语词尾(下)

论持、迟应是古汉语词尾(下)(1 / 2)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好书推荐: 星空武祖 阴间那些事儿 丑颜倾城:废材二小姐 冷王溺宠妻:倾世御兽狂妃 混世狂兵 剑道之皇 惊世女暴君:死神的极品赌后 夺嫡庶女 颤抖吧:伊人来自地球 苏家有女

最快更新刘瑞明文史述林最新章节!

我在本文上篇中列举从汉代始的四十余例“x持”式构词,认为“持”应是虚义的动词词尾。在此下篇再论“迟”和“持”兼有动词和形容问词尾的性质。下面是“迟”作动词词尾的一些词例和书证。“迟”或“持”有时交叉混用,或异写成另外的字。

钦迟。《晋书.陶潜传》:“剌史王弘以元熙中临州,甚钦迟之。”又《殷仲文传》;“东阳,无忌所统,仲文许当便道修谒,无忌故益钦迟之。”符定一《联绵词典》释此词时引《汉书.杜周传》“少言重迟”句谓,“盖‘迟’犹‘重’也。”甚误。钦迟之义为敬仰,由“钦”字来,与“迟”全无关涉。“重迟”中“迟”为迟顿义,与“钦迟”中全不相同。

运迟。《全晋文》卷二二王羲之杂帖(四):“久当之洛,但运迟可忧耳。”句言因病而担忧行走不便。“运迟”之义仅为运,即行。

赊迟。陶渊明《和西曹示顾贼曹》:“悠悠待秋稼,寥茫将赊迟。”赊有稀少义,句言秋后田野上庄稼将寥落稀少。《晋书.郗超传》:“顿兵河济,控引粮运,令资储克备,足及来夏。虽如赊迟,终亦济克。”言纵令军粮欠少一些,也能成事。

结迟。梁武帝《拟青青河畔草》:“昔期久不归,乡国旷音徽。音徽空结迟,半寝觉如至。”“结迟”即约定,指归期。“迟’字不为义。

瞻迟。鲍照《数诗》:“九族共瞻迟,宾友仰徽容。”词为瞻仰义,与“迟”无关。

歌迟。欧阳修《答通判吕太傅》:“舞踏落晖留醉客,歌迟植板换新声。”言歌曲及伴奏都是新调,非言歌声漫。

装搋。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三《论背裱轴》:“国朝太宗皇帝使典仪王行真等装搋。”元夏文彦《图绘宝鉴》卷一《装褫书画定式》:“故绍兴装褫古画,不许重洗,亦不许剪裁过多。”装褫,义为裱装。“褫”之义为剥夺,解除;与词义两属,只是借音为后缀,与“持”的作用同。字或异写为“池’。清黄丕烈《士礼居读书续记》卷上《近事会元》:“是册装池尚出良工钱半岩手。”郑板桥《古董》:“千金买书画,百金为装池。”又或异写为“装饰”。韩愈《与陈给事书》:“并献近所为《复志赋》以下十卷为一卷,卷有裱轴。《送孟郊序》一首,生纸写,不加装饰。”据前句知“装饰”实指裱轴,与常义不同。在汉语词汇史上,词的异形往往是由于某个语素的虚义,为了“落实”该处语素的实义;便换用另一个宇,而这种落实或者实际落空,或者成为另外的近义词,或有其他情况。“装池”正反证了要排除“持”的实义理解,“装饰”却相反;是要落实“持”字处语素的实义。二者都证明了原“持”宇的意虚,偷褫。元代王恽《题赵宣抚樊川山中杂吟》:“毕竟名高难久卧,野猿偷褫芰荷衣。”词义即“偷”。

贪褫。元代陈旅《小混沌》:“幂蒙错绮鏡髹篚,闭门乍观戒贪褫”。言戒贪。

平搋。苏舜卿《对酒》:“嗟乎吾道不如酒,平褫哀乐如摧朽。”言酒像摧枯拉朽一样,把往昔读书求道的乐趣荡平了。

成褫。《五灯会元》卷十十《临济义玄禅师》:“一日谓普化、克符二上座曰:‘我欲于此建立黄檗宗旨,汝且成褫我。’”言成全我,指帮助。同卷《兴化成奖禅师》:“师随后,请问曰:‘适来新到,是成褫他,不成褫他?’济曰:‘我谁管你成褫不成褫。”《敦煌变文集.无常经讲经文》:“莫辞暖热成持,各望开些方便。”讲经人希望听众不要怕天热坚持听经,成全讲经。《祖堂集》卷十九《径山和尚》:“师初出世时,未具方便,不当稳便,因此不说法。过得两年后,忽然回心向徒弟曰:‘我闻湖南石霜是作家知识,我一百来少师中,岂无伶利者?谁去彼中,勤学彼中气道,转来密教老汉?’时有一僧名全表,便辞发到石霜……四十余日后,归却本山,成持和尚。”又卷十四《马祖和尚》:“古人道:生我者父母,成我者朋友。是你两个僧,便是某甲朋友,成持老人。”前言“成”,后言“成持”,二者完全同义。袁宾《变文词义考释录》有“成持”条,释言,“是帮助,扶持的意思。”(见浙江古籍出版社《敦煌语言文学论文集》)这样理解文义是可以的,但以为“成持”的“持”就是“扶持”则误。那“扶持”的“持”又是何意?

挑饬。《红楼梦》九十回:“今日过来回姨太太,就是明日过礼吧,只求姨太太不要挑饬就是了。”言挑剔短处。“饬”字不为义,应是“持”的记音别写字。

护迟。《风俗》1928年第32期《东莞中秋风俗淡》引“降八仙”的《降仙文》:“请请请,请一心,奉请归王里。请出龙王来护迟(原注:护迟即庇护),护迟三太子。”东莞县在广东省,此或许为广东方言词例。“护迟”与上篇已举例的“护持”同。

伫迟。彭铎《潜夫论笺校正.凡例》:“讨论多疏,征引不备,同志进教,曷胜伫迟。”义仅在伫,等待。

稽迟。《南齐书.张融传》:“融风止诡越,坐常危膝,行则曳步,翘身昂首,意制甚多。随例同行。常稽迟不进。”言“不进”,正是对应“稽”的滞留、停止义。“迟”与“不进”则相隔。《敦煌变文集.孔子项托相问书》:“吏人好博,文案稽迟。”言文案堆积。《素问.举痛论》:“经脉流行不止,环周不休,寒气入而稽迟,泣而不行。”不行,也只是与稽相应。元剧《东墙记》二折《滚绣球》:“似这等稽迟误了奴家命。”

留迟。《后汉书.方术列传》叙大将军窦宪纳妻,各地派人送礼。李邰认为窦将有祸而自倒,建议太守不礼贺,不听。“请求自行,许之。邰遂所在稽迟,以观其便。”言每经之地都停留一些时间。一定要讲成“停留,迟行”也可以,但这是另视为复合同,也排除不了前几例的“迟”字词尾,就语言精练言,“停留”中本包含了“迟”的推理。

栖迟。《诗经.陈风.衡门》:“衡门之下,可以栖迟”。《小雅.北山》:“或栖迟掩仰,或王事鞅掌。”《汉书.叙传》:“渔钓于一壑,则万物不奸其志,栖迟于一丘,则天下不易其乐。”《尔雅.释诂一》:“栖迟,息也。”郭璞注:“游息也。”均不涉迟字。郝懿行《尔雅义疏》“迟者,《说文》云:‘徐行也’,徐行者舒缓,与休息义近。”这种强行析词是不能自圆其说的。郝又引谢灵运《南楼中望所迟客》,李善注以为“迟犹思”,郝以为误,力主义当为“待寺亦止”也。其实,舒缓与休息并不义近;待与止也不相同。“栖迟”也讲不成“息、缓”或“息,待”的复合。这种不能自圆的歧解,又证明了要将虚义的词尾讲成实义必会捉襟见肘,到处碰壁。

现在论说形容词词尾的情况。

悒迟。北魏慧觉等所译《贤愚经》卷九:“王爱太子,隆倍异常,须臾离目,有怀悒迟。”唐玄应译《大方便报恩经》卷三有“悒迟”词,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四三释言:“於急反。《字林》:‘悒,不安也。’《苍颉篇》:‘悒,不舒貌也。’”全然不及“迟”字,可知古代学者是感知它的义虚的。

炯迟。陆云《九憨.考志》方轻焱而炯迟,比收电而景晏。”词为明亮义。

促迟。梁萧统《答晋安王书》:“善护风寒,以慰悬想。指复立此,促迟还书。”言仓促写回信,完全排除了“迟”的实义。

依迟。萧统《七契》:“若夫夹钟之节,春景依迟,碧树初蕊,绿草含滋。”春景依迟,如同“杨柳依依”中,都是茂盛义。又,南齐王融《和南海乏殿下咏秋胡妻》:“参差兴别绪,依迟起离慕。”此为依恋义。两意均不涉“迟”字本义。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新书推荐: 误嫁妖孽世子 嫡女 死神降临 重生之娇宠小娘子 天生科技狂 神武都市 大明骑龙 穿越扶摇九天 沈家有女 此情荒唐不可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