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子 第260 董卓迁京(三)(2 / 2)
第一,董卓入雒阳,为保证手握所有军事力量,自然要花费不少钱财,来招抚故何进帐下大大小小将校、亲信。似吕布投降后,董卓就在吕布军中散发足足数千万钱,以此来拉拢吕布派系,使他们与董卓身心相连,结成一体。
这些钱财不是凭空得来,而是董卓强行吃大户,从雒京豪强身上,用刀剑逼抢来的。而后,董卓虽然如愿控制住雒阳卫尉南军、北军五校、西园八校残余等等雒阳戍卒,但他亦与雒京豪强结下生死仇。
毕竟,董卓为搜刮雒阳豪强,干过不少惹人恨的龌龊事。当然,即便董卓再文明,那些被逼贡献千万百万钱的雒阳豪强,也不会对董卓有半点好感。刘杲便是因为董卓在雒阳制造的种种危机,才宁肯饱受缺钱之苦,也绝不敢学后世太祖起家时策略,打土豪分田地。
刘杲自入汉世五六年来,深深刻刻明白何为“民为重,君为轻”。这个所谓的“民”,在汉世,绝不是指那些乡间耕田百姓、苍头屠夫,那些大大小小,有一定权力的士家门户,才是这个“民”。
正如汉世著名的盐铁争论,初始不觉如何。待刘杲处理河东盐池之后,才明白原来所谓的民营,便是士家大族经营。
所谓的“得民心者得天下”,这个“民”,也绝不是表象的农民、渔民,不然历史上雄霸北方中原的,应是素以仁义著称的刘虞,或者被贯以“妇人之仁”称号的袁绍。
刘杲藏于一角,淡观历史书籍故事,在眼前缓慢上演。不知不觉,刘杲对国家大政的体悟,渐渐更为通透。
第二,董卓为掌控四方州郡,巩固中央雒阳,辟用韩馥、孔伷、刘岱为州刺史,然而如今这些人又尽皆背叛董卓。
求信而不得!
董卓不仅外患如此,亦有内忧。
因为表面屈服的朝廷百官、雒阳豪强的挑拨撮合,董卓手中掌控的军伍,也渐渐有不稳痕迹。南北两军以及雒阳本土将校自成一系;吕布所率河内、并州兵自成一系;董卓部下凉州儿郎亦自成一系。三系之间,因为理念、习俗、历史不同,矛盾丛生,令董卓整日焦头烂脑。
雒阳南北军以及虎赍、羽林等,成份复杂,或出自雒阳边郡,或出自并州、凉州、三辅。也是因此,他们与并州河内系、凉州系之间虽然矛盾丛生,还能勉强克制。唯有并州河内系、凉州系,中间无人联系,且因为某人私心作怪,双方兵卒越来越闹腾。不知不觉,连身为并州河内系主将的吕布,也和凉州系董卓亲信逐渐交恶。
董卓稍稍犹豫一会,提笔回信刘杲道:“最近雒阳多变故,新任刀笔吏,不知朝政密谍、你我友谊,乃至错发书信。此非我本意,伯兴见谅,且请勿怀疑我心。”
却是董卓借刘杲所给台阶,委婉的否定征召刘杲入雒的那封书信。
董卓虽然口上说“请勿怀疑我心”,可他绝不是大发善心,欲轻松放过刘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