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卷 天子 第250 十八路诸侯讨董(三)(2 / 2)
刘辩鸩杀时,恰逢其退位六月{中平六年闰十二月}。刘辩做六月皇帝,退位六月而后被诛杀,令人感慨不已。
----------------------------
司隶,京兆,长安,城外。
桃之夭夭,花蕾灼灼,枯树枝条渐发芽。
天际偶尔春雷动,惊蛰过冬鸟虫。
草木方回春,不及恋风景,却诉离别情。
长安城外,左将军皇甫嵩向送行的诸人拱手告别。皇甫嵩临上车时,京兆尹盖勋伸手扯住他衣襟:“义真{皇甫嵩}。董卓虽为陈蕃、窦武平反,革改宦官参政大弊,然其为募集军费,时常抄寇雒京,逼迫大族献财,为雒阳豪强怨恨。外有袁绍叛逆,内有雒阳豪强离心,可知董卓必败也!”
“董卓征义真入雒,非欲大用你,而是图谋你屯戍右扶风的三万直系步骑,以及关西总督十余万兵卒。义真一旦入雒,非是被董卓诛杀,便要被囚困监牢。明知艰难如此,义真何苦偏偏要入雒?纵然义真不肯举兵自西逼迫董卓,也当留守关西不动,观望时风。”
皇甫嵩拍拍盖勋手背,闭眼长叹一声:“元固{盖勋},你真不知我心意哉?”
“大汉陷入衰世漩涡数十年矣,赖诸公豪杰倾心扶持,方能勉强支撑。何进、阉逆双双败亡之前,关西不少眼光超绝之人,已经看透何进、阉逆非是大汉中兴希望。当时不少人屡屡劝我,言能正汉世朝政之人,唯有我与董卓两人尔。”
“外人虽如此言辞,我其实却异常赧然。我这人爱惜羽毛,心性不决,战阵杀伐尚可,却无全权统帅时局之能。类如今日,若是我置于董卓之位,早已承认失败,黯然退去。”
“究其原因,乃是家族世代久传,承蒙汉恩数百年,虽齐桓晋文之事,亦不敢为。杀伐果断,决然行事,我不如董卓甚矣!”
“汉世衰弱已久,虽屡有诸公试图革改时弊,皆无果而终。今日董卓秉持朝政,威权渐比于昔日霍光,不受外戚、宦官拖累。董卓如不能安定雒阳,大汉亦无再存理由。关东纷乱,盖因我起,此时我若再心怀二意,岂非加重内乱,继续消弱大汉元气?”
“国家兴废,非得数年方能观些端倪。前时诸公改革,无不耗费经年。元固,董卓至雒阳不过四五月,政策效果还未显露,你不妨再容忍一二年,再观其成效。若那时董卓依然无能为力,不能扶持大汉,我等再驱除他不迟。”
盖勋收回左手,揉揉了额头,叹道:“就怕再等二三年,虽欲诛杀董卓,已经恨时事晚矣!”
“唉。希望数年之后,义真不后悔今日选择。……罢罢罢,义真你好自为止,万事小心,莫被董卓寻到把柄,借机诛杀。义真虽板荡忠心,董卓却是虎狼之徒,不知善恶恩义为何。”
闻听盖勋话语,皇甫嵩轻轻摇摇了头,继而踏上马车,向雒阳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