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五章 区十四 上(2 / 2)
至于庞德这个人,请类比上海滩的杜月笙黄金荣。一句话,上海滩的大佬。被人出卖灭门,流亡海外,多年后回归复仇。整个故事就这么个主线。看起来简单,延展开的里面多少恩怨情仇,看大家自己的想象力。
区十四叫庞德大哥,可是实际内心里,他是非常想叫庞德爹的。其实,从年纪上从辈分上从彼此相处的模式上,这俩人真该是养父与义子,区十四也真该叫他爹才对。
可是,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庞德都只是区十四的大哥这种看起来很微妙的情况,实际相当说明问题,我后面再解释。
故事正式开始的时候,区十四已经二十七岁了。之前的二十七年,都是侧面通过不同的人不同的立场不同的口吻陆陆续续交代的,这里面有区十四自己,也有庞德,有庞德过去的兄弟,还有敌人。
这二十七年里,区十四真的经历了不少事情。
我们能知道的,是区十四跟庞德流亡过日本,在寒冷的北海道蛰伏了很多年,吃过死老鼠,还一起迎着风唱歌。据说那种老鼠很大,一只够俩人吃四天的。区十四曾经也很怕这种疑似被福岛核电站辐射过的动物可想而知那时候区十四年纪不会很大但是庞德一句安慰他的话就解决了问题:十四你是属猫的。于是这就成了区十四的座右铭,我属猫,有九条命,所以,不怕死。
区十四跟庞德回上海之后貌似也复仇失败过,失败的结果就是庞德不得不入狱躲避仇家,而既然大佬都自身难保,那么众小弟自然也命运多桀。
他身边最主要的亲信都背叛了他,区十四却死不屈服被暴打断腿造成残疾,然后去了大酒店给人当门童低三下四。直到三年后庞德复出重新找到他开展新的复仇大业。
所以,区十四的人生是什么样的?
无父母庇荫的童年,何止不温暖,恐怕是险象环生,跟了一个牛叉的大哥之后没享福多久大哥就被人灭门失势不得不跟大哥一起踏上流亡的道路,挨饿受冻四个字真实经历起来恐怕没人能够笑对个中滋味无法形容。在上世纪末那个弱肉强食的上海滩深陷帮派争斗的漩涡失败的时候被人打断腿不得不栖身市井点头哈腰出卖自尊忍辱负重。
我想说,苦难,是人生最难毕业的课堂。
这堂课苦到常人无法想象甚至生不如死的地步。这堂课拥有世界上最犀利最不留情的老师他会举着屠刀砍向一个人的神经,意志和承受能力,强制残忍不容反抗的重新塑造一个人的人格,三观,甚至灵魂。
不管这个人愿意不愿意。
上过这堂课的人,有的死了,消极了,一蹶不振了。有的活了,站起来,抬起头了。而这一部分人,大多很强大,或者说,很恐怖。他们坚强,隐忍,毅力超凡,目光敏锐,城府深而极具忍耐力。他们暴躁,极端,敏感,内心涌动着剧烈的情绪却总是掩藏的很好不会轻易爆发。
这些人,有的成了好人,磨难给了他们光明的信仰和辉煌的人生。
而有的,则通向了另外一条更阴暗的路。
区十四走的就是第二条。
所以,他身上邪的一面就都有了解释。他杀气很重,为了庞德的复仇可以果断而毫不留情的对付任何人,他从不犹豫,为了得到庞德的认可甚至可以跟日本人合作结果铸下大错。
他的对,他的错,他的爱,他的恨,他的果断,他的简单,他的纯粹,他的残忍,他普世价值观和传统是非观的匮乏,都是苦难这个大课堂交给他的。观众无论惋惜也好,同情也好,憎恶都好,对此都无能为力。其实何止观众,区十四本人也就这样吧编剧还是遵从了创作的客观规律和基本原理的。所以这个人物很有说服力。
也是因为苦难,造就了区十四对庞德的极端式信仰。
这一点不奇怪。除了庞德本人的学识,毅力,和人格魅力之外。他对于成长在巨大苦难中的区十四来说,就是一根稻草。
区十四最大的幸运是在苦难中抓住了这根稻草,而他最大的不幸是把这根稻草当成了一生的信条。
他可爱就可爱在这种简单的纯粹。他可悲也可悲在这种showhand式的孤注一掷。
以另一个人的意志为自我意志本身是可悲的,但是这个过程,却幸福的,因为绝对的信任会让一个人简单,直接,不动摇,因为绝对的信仰会让一切行为都有了准绳,方向和希望。
区十四就这样心甘情愿的活在这种信仰中。而这种对另外一个人无法动摇的发自内心敬仰,追随,遵从,让他的人生呈现出一种前所未有的简单,直接,坦率和从容不迫。
不得不说,这种状态真的很打动人。
比起那些优柔寡断左右为难悲天悯人生不逢时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家伙,这样说一不二干脆利落潇洒果断的区十四,真是显得如此可爱哪怕,他最后走向了极端和神经质。
有信仰的人,是可爱的,是单纯的,也是幸福的。
但信仰最好是一种精神,而不是某个具体的人。不然,信仰就是建立在浮萍上的楼阁,脆弱不堪。